机械行业:市场倒逼转型升级
产销、利润实现温和回升
作者:电气中国 张磊 发布时间:2014/1/14 10:32:44

        进入“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运行困难明显增多,转变增长方式的压力急剧加大,今年依然困难很多。但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我国机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日渐加速。在近日举行的“2013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2013年我国机械工业实现了缓慢回升、温和增长以及平稳发展,预计明年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2013年行业实现温和增长
        201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市场依然低迷的困难条件下,我国机械工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尽管第四季度数据尚未出炉,但业内专家预计四季度行业增长速度既不会出现大涨,也不会大跌,仍将以平稳为主基调。

        全年看来,预计201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虽有望略高于2012年,但总体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而言,短期内电工、工程机械等行业困难难以明显缓解;而重机、机床等行业困难可能继续加重。但在市场倒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大内生应变能力。

        在上述会议中,蔡惟慈总结称2013年我国机械工业运行态势主要呈现四个基本特点,即:稳—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平稳发展;调—产业结构继续向预期方向调整;升—向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升级有新进展;降—在需求趋缓、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价格下行压力下利润率下降。

        “预计2013年行业产销增速约为12%左右、利润增幅为12%左右、出口创汇增幅5%左右。”蔡惟慈表示。

        按照上述判断,尽管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温和增长,产销增速比上年回升近3个百分点,利润增速比上年回升7个百分点,但对比以往机械工业的发展增速,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机械工业已逐步进入中速发展通道。

        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认为,在增速减缓的过程中,行业发展的要素实际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机械工业投资和出口持续下降。作为我国近30年尤其时近10年来机械工业发展两个最大的驱动因素,10年前机械行业每年投资增速约为40%~60%,机电产品出口平均增速约为15%。

        然而近年来上述指标出现增速下滑,特别是机械产品对外出口困难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正在快速削弱行业原本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3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幅下滑,1~9月累计完成2.9万亿元,同比增幅已降至16.6%;明显低于同期全社会和全部制造业;1~9月进出口总额4953亿美元,同比增长0.98%。其中:出口2745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4.11%。

        其次,市场需求变化明显,包括钢铁、有色金属、船舶、轻工等行业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于装备的质量、产品可靠性、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我国机械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行业多年来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和规模的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再次,市场对于成套设备的需求以及解决方案的需求明显增长。我国机械工业正在从以往的卖产品为主,向产品加服务的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必须重新适应从产品制造商到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换。

        “对于机械工业企业而言,在这一轮产业调整过程当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结合宏观的、中观的包括企业目前自身发展情况,对企业的产品细分市场定位进行重新分析和判断。”宋晓刚表示。

主动追求“稀缺性效益”
        在上述会议中,业内专家判断今后两年,我国对机械产品需求总量有望维持中速平稳增长,不大会发生大上大下的剧烈变化。

        在分析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时,蔡惟慈认为,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中低速增长期;新时期的潜在增长率已由“十五”、“十一五”期间持续十年的超高速增长明显下降,今后再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从潜在增长率看,GDP年增长率估计在7~8%,机械工业相应的增长速度应该在10~15%。

        从经济增长周期看,我国目前仍未走出“4万亿”投资带来的高涨期后的紧缩阶段,近年来“去库存”有较明显进展,但“去产能、去泡沫”的任务远未完成,并对回归正常发展仍有很大压力。从这一角度考察,现在对经济增速回升的预期不宜过高。

        “明后年机械工业有望继续保持比较平稳而相对不高的增长态势,预计产销增长速度大体将处于10%~15%之间,利润增长大体在10%左右,出口创汇增幅估计在5%~10%之间。”蔡惟慈预计。

        具体到细分行业而言,常规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重型机械、普通机床等行业将继续处于需求低迷状态;高档机床、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需求将上扬;工程机械市场将有所回暖,由大起大落逐渐回归正常;汽车和农机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但大型高端农机产品市场仍将较旺。

        “从表象看,机械工业近两年的颓势是因为需求不旺,产能过剩;但这仅是表层原因,更深、也更本质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行业发展模式并未能随之而变化。”蔡惟慈指出,目前,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思考,深刻认识市场环境变化,从以往的追求“规模效益”转向追求以自身独特优势为支撑的“稀缺性效益”。

        他认为,这样的“稀缺性效益”主要表现在性能质量和性价比高人一筹的产品、人所不能的工艺绝招、比同行企业更精益的管理水平、具有品牌营销和国际化营销超常收益的营销本领、能力超群、品质卓异、眼光远大的人才队伍等。

        “企业必须转变外延扩张的习惯思维,致力于培育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试验条件建设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追求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国际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的精益水平。”蔡惟慈强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