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锅:唤醒数千亿吨新疆准东煤田
新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电气中国通讯员 邱慧玲 发布时间:2014/11/19 14:33:36

        金色十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锅”)科技创新再传来佳音。10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疆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电厂组织召开了“哈锅燃用准东煤350MW超临界锅炉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锅炉创造了国内首次燃用新疆准东煤95%以上的新记录,各项性能指标优于设计值,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该成果顺利通过评审,标志着我国新疆准东煤利用实现重大突破,储量丰富但高水分、高结焦性、高沾污的准东煤资源将变废为宝,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也意味着哈锅再次领跑行业技术新发展,引导市场新消费。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中国机械工业行业老领导和资深专家陆燕荪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秦裕琨等十余名专家,哈锅领导王德兴、于龙、张彦军和40多家电力用户等近百人分别出席了哈锅科技成果鉴定会和燃用准东煤新产品推介会。

        准东煤是指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从阜康市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条狭长地带煤田资源,预测储量达3900亿吨,目前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136亿吨,煤田成煤面积1.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整装煤田。以现在我国煤炭年消耗量计算,新疆准东煤田足够全国使用100年。

        据了解,准东煤价格非常便宜,但是煤质成分十分特殊,高水分且结焦沾污性极强,碱金属氧化物含量极高,尤其是氧化钙、氧化钠含量高,属国内罕见煤质,由于对准东煤特性认识不足,一些掺烧准东煤的电站锅炉均出现了严重的沾污和结焦问题,以往掺烧比例最多在50%左右。新疆某电厂掺烧准东煤25%,锅炉运行3小时后发现二次风喷口已有霜状物出现,看不出水冷壁的轮廓;另一电厂掺烧准东煤15天后,发现整体锅炉全部被焦渣结死,结焦非常坚硬,难以处理,且爆管现象频发。这种现象在国内近几十年的电站锅炉运行中十分罕见,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致使大量准东煤炭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也制约了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如何解决准东地区煤质应用于电站锅炉是整个准东煤矿乃至整个新疆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国内外均无100%燃用准东煤设计与运行经验可借鉴的情况,哈锅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电厂项目为依托,开展了350MW燃用准东煤超临界锅炉设计研究。为了使锅炉能够大比例掺烧乃至100%燃用准东煤,并保证运行安全、经济、环保,哈锅凭借在褐煤锅炉领域的强大技术优势,并投资2亿元建成了国内热容量最大、系统功能最完善、控制系统最先进、最接近工程实际的综合性大型燃烧试验平台,对准东煤质进行深入研究和特性判别,获得了第一手数据,为完善现有炉型、开展更大机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经过不懈努力,哈锅一举攻克了燃用准东劣质煤锅炉设计技术难题,研制出燃用新疆准东煤350MW超临界锅炉炉膛形式、水冷壁结构、炉内受热面布置、低氮燃烧技术,并在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备电厂得到验证。该电厂2台350MW机组目前已投运两年,锅炉能在各种变压工况运行,准东煤年平均掺烧比例在91%以上,机组启动快、燃烧稳定、温度场均匀、可靠性高,运行效果得到用户的高度肯定。该项目的成功投运,表明哈锅成功破译了准东煤的燃烧密码,自主开发制造的新型锅炉能够满足市场对准东煤电站锅炉的巨大需求,将为新疆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持续、高效、清洁的能源。

        哈锅准东煤锅炉产品开发成功,不仅代表了同行业相关锅炉产品的最高水平,也盘活了巨大的准东煤资源,还给自己的产品寻得广阔市场。目前哈锅已成功拿到6个项目20台350MW超临界至660MW超超临界燃用准东煤锅炉合同。国家科技部十分重视准东煤资源利用,已于今年专门将“燃用新疆准东高碱煤600-1000MW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列为重点课题,哈锅作为重要参与单位,认真总结准东煤掺烧机组的运行情况,结合对准东煤技术研究和燃烧试验工作,研制开发了一批优化型350MW~600MW等级超(超)临界准东煤机组,并积极研发1000MW超超临界准东煤锅炉技术。

        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一直是哈锅打开市场的法宝。近年来,哈锅在自主创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全新业绩,率先开发国产660MW、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为世界上运行参数最高、最先进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自主研制的60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在印度成功投运,已累计签订出口合同30余台。哈锅燃烧技术中心顺利投用,主要用于煤燃烧特性研究、燃烧技术研究及新型低NOx燃烧器开发,具备煤质化验、煤质特性分析、数值模拟、冷态试验、热态验证、优化设计的系列研发设计能力,使哈锅技术开发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迈向完全自主创新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