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略:53亿吨标准煤的需求情景绝不能在2020年发生
作者:控制工程网 发布时间:2013/4/9 8:39:05
        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双生的。随着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巨大成功,中国已经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同时,中国也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能耗国和第一大排放国。无论是之前的哥本哈根,还是德班,虽然我们有“大国的排放”,“人均排放很低”等有足够说服力的论据支撑,但这个能耗、排放世界第一的名头终究很碍眼。面对全人类家园的共同挑战,很多岛国因为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可能在下个世纪末无地以立锥时,中国确实应该做点什么了。然而,救人之前首先要自救,在能源话题上,我国自身经济发展已经受制于高能耗需求的桎梏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在“‘中国节能服务产业2011年度峰会’新闻通气会”上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在同时放量激增,一方面,国家发展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仅能源一项,2011至2020年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GDP年增长保持在8%,就将有 53亿吨标准煤的刚性需求。而以目前的能源供给增长趋势看,2020的刚性需求仍有 6亿吨标准煤的缺口。“从刚性需求倒推,除去加大能源供给所能实现的极限目标外,剩下的就是节能必须完成的目标了。” 戴彦德如是说。供求差距的矛盾无需过度解读,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国务院在2011年9月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论述的分量,即:需要充分认识做好“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方案》要求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同时,十二部委也发布了万家企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的要求。此时,有有识之士指出,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但企业的内在发展驱动力是其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节能减排如果作为其社会义务被要求履行,又涉及到不小的前期投入,这势必造成部分企业的消极应对的可能。就节能而言,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三个方向要效果,而真正涉及到较大影响范围、较多技术细节的节能方案,戴所长更建议企业以和合同能源管理的专业节能服务企业合作为宜。此种专业企业通常秉承我投资、你节能、收益共享的国际主流理念,又能够在实施技术、乃至能源管理运营层面保证比企业自身拥有更加专业的能力。
        当然,节能压力虽大,但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成绩和基础。中国的燃煤发电效率已是世界第一,达280克煤发一度电,而美国现在差不多是320克煤一度电。而且“十一五”期间,全国节能6亿吨标准煤,其中50%是直接通过技术节能实现的,即通过降低单位钢铁生产耗能、单位发电能耗得来的。除技术节能外,所谓管理节能,也是需要技术作为决策支撑的。显然,控制工程技术对节能工作的实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十二五”期间节能这个大课题,控制工程领域的参与贡献度理应值得期待。敬请关注本期关于节能与能效管理的专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