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节阀维修技术的探讨
调节阀的现场检修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维修者而言则要求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因为调节阀的品种和生产国家的不同,从型式、品种、规格都不尽相同,要想维护好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我们现在执行的调节阀生产标准GB/T17213.4-2005/IEC 60534-4:1999.同样也是仪表调节阀维修的验收标准。在仪表调节阀(现场)检修中,往往由于忽视一些安全、技术上的细节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和检修质量事故的产生。
按照现场仪表调节阀的检修步骤,按其检修等级的划分,检修共分为三个等级,每一维修等级决定现场维修的作业量。
一、维修等级
1、小修
指其在现场管线上进行正常的小修维护。
即:更换填料、更换附件接头、管路、润滑部位加注润滑脂、在线更换膜片、弹簧、密封件等。
2、中修
指其在调节阀不下线的情况下进行拆装执行机构、阀体端盖、更换填料、阀体密封垫、拆装阀杆、芯、座、笼等,进行有效的研磨、组装等。相对于角行程阀门的在线维修则不在此列。
3、大修
指其调节阀拆除法兰螺栓,整体下线进行全面解体维修、调试、压力试验的过程。
二、仪表调节阀(现场)检修步骤:
1、(现场)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1、接受检修厂家的安全教育,熟知检修厂家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安全交底记录,严格遵守作业票制度,无现场施工作业票不得施工作业。特种作业须持“特种作业许可证”,严格禁止无证作业。
1.2、进入现场作业前,要对现场作业环境和作业对象进行危害分析;制定检修现场安全措施、各种事故隐患应对预案和施工作业人员的作业安排等。
1.3、检修人员的数量及各种劳保防护用品防护穿戴,登高
1.4、检修工具的准备及检查(所需现场使用的工具要检查其适用性、安全性。使用倒链、吊带的要负重试验检查其合格后方可带到现场使用)。
2、 标定调节阀在现场管线上的位置
2.1、按照作业票规定的阀门位号,同仪表、工艺人员落实阀门管线介质是否置换、排放,并打开阀门前的导零阀,进行残液、余气的全部排放干净。排放时要用容器接盛,严禁就地排放造成污染。
2.2、下线前必须注意阀门在管线上的位置,用记号笔或敲击记号标明阀体与管道的介质流向的明确标记。
2.3、对于复杂的调节阀和附件连接要画出外形示意简图和明确标记,为调节阀的复位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3、调节阀的下线
3.1、施工前,必须会同工艺人员确认清楚该管道内及阀门内介质是否置换干净和是否排空。如未置换和降空介质压力,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作业。参与下线施工的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作业现场要严格遵守“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2、下线前可有针对性的了解该阀门的故障信息,为的是在下线维修时有针对性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3.3、按照从上到下的拆解方式进行拆卸。即:先拆卸连接管线、连接电路、定位器、及其他附件等。并对气源接头、电线接线端子用绝缘胶布进行有效的包裹。
3.4、拆卸法兰螺栓时,按照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顺序拆卸。作业人员不要正面对拆卸的法兰缝,拆松法兰下部和对面的螺栓后要用撬棍把法兰撬开缝隙,确认管道或阀门内是否尚存余气、余压。如有,则卸净后方可继续拆卸正面的螺栓,以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3.5、对于管道内存有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阀门要制定安全措施,准备和穿戴好防毒面具和灭火器材,并要有监护人员在场监护。
拆卸易燃、易爆介质的阀门时,要使用铜质工具作业。
3.6、对锈蚀严重,无法拆卸的螺栓一般不主张动火切割作业,可使用螺栓渗透剂进行渗透后进行拆卸,如渗透后仍无法拆卸的可用手工锯进行锯割。如仍无法锯割需动火切割的,则要申请办理动火手续,动火票申请批准后现场要有防火设备和监护人,由专业持证人员动火作业,严格禁止私自动火切割。
3.7、阀门离线后,要即刻清理干净管道法兰表面,并用盲板或塑料布进行有效的严密包扎,以防管道进入异物和保护管道法兰面。
3.8、随同阀门拆卸下线的法兰垫要用铁丝扎在下线的阀门上,以便阀门上线时选用同型号的垫片依据。
四、现场清理及运输
4.1、阀门下线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干净现场卫生。
五、解体检修
5.1、初调检查
5.2、阀门整体解体分离
5.3、执行机构的检查和解体维修
5.4、阀体部分的检查和维修
5.5、部件的清洗和注意事项
5.6、清洗后的部件检查
5.7、除锈、打磨
5.8、维修
球芯表面如有腐蚀等斑痕则可用铸铁按照球芯的直径加工成凸凹型模并加研磨剂进行研磨抛光。
将阀板平放在铸铁平板上加研磨砂按照圆周研磨法、8字研磨法进行研磨加工。注意不可上下或左右推拉研磨,此种方法易造成研磨后阀板不平整。
5.9、阀芯、阀座的研磨
一般主要应用于直通单、双座调节阀、三通调节阀及笼式单、双座(套筒)调节阀的单件研磨。研磨时要固定好阀体,避免晃动。要先将本台阀的阀盖和阀体组装后,填料箱内加装少量填料作为研磨的定位基准。研磨合格后要将研磨砂及污物清洗干净后再行装配。
通常使用的研磨剂一般选用氧化物磨料,此种磨料适用于不锈钢、工具钢等工件,研磨硬铬、硬质合金等高强度工件时选用碳化物磨料。使用时一般采用蓖麻油、机油作为研磨液调和。一般粗研磨时使用磨料粒度为100-160目,精研磨200-300目,要求较高用W10-W14微粒磨料和精细研磨膏进行精细研磨和抛光。
研磨质量的好坏,除了与选用研磨膏合适与否及研磨工艺是否合理有很大关系外,研磨时的清洁工作对研磨后的质量也有直接关系。研磨中不注意清洁混入杂物时,易造成工件拉毛、痕迹加重,因此要在研磨中注意清洁,以保证研磨表面不受任何损伤。
5.10、阀杆的校正
相对于阀杆在使用中造成的弯曲,不能简单地用肉眼在平板上校直为准。可用相同的一对V型铁或V型箱架空阀杆,用百分表在阀杆上选准几点作为校准基点,然后逐点校正。或用车床爪盘夹紧阀杆一头,用莫氏锥套加装顶尖安装在车床尾架上,用顶尖顶住阀杆一端的中心孔,用百分表逐点校正。校正阀杆弯曲点时,不许使用铁锤等黑色金属敲击,要使用紫铜棒或木锤敲击调整,或使用有色金属质长条棒或结实长木棒压住弯曲高点部位下压调整。
六、装配
装配顺序:部件组装、总装。
6.1、执行机构的部件装配
常见角行程气缸执行机构分为:单作用活塞式(带弹簧复位、齿轮齿条啮合)、双作用活塞式、单作用活塞(带齿轮连杆箱)式、滚筒膜片式等。
执行机构组装时,将下膜盖固定在支架上,顺序安装密封件、推杆、托盘、膜片、弹簧等,盖上上膜盖,用紧固螺栓紧固上、下膜盖。装配完毕后,进行膜头气密试验(按
执行机构组装时,要清洁缸体内部、活塞、活塞杆等各部位,保
正气缸内部各部件的洁净。安装活塞环、密封环、密封垫片时要保证无损伤、表面光洁。活塞、缸体、活塞杆上要加抹润滑脂,保证其润滑灵活。安装弹簧时,如需预紧安装则要用专用工装进行,避免弹簧迸出伤人。安装带齿条、齿轮啮合的活塞时要注意其方向性,避免活塞装反。装配完成后按照
6.2、阀体部分的装配
禁油的阀门阀体部件要放置在脱油、脱脂剂(一般使用四氯化碳)内浸泡12小时进行脱脂处理,合格后用脱脂棉布擦拭干净进行装配。
齿形垫片是调节阀的密封性部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阀门的密封。装配前要仔细检查齿形垫片两个密封面是否平整、平行;厚度是否均匀;齿形垫两面齿牙有无横断伤痕等。
一般使用在笼阀的阀座下和阀笼中间(两节阀笼)、阀笼上部的密封上。
缠绕垫片按其管道介质、温度的不同,其缠绕辅材亦不同。有石棉缠绕垫、四氟缠绕垫、石墨缠绕垫等各种材质,装配时要按照其具体要求选用装配。
装配前要仔细检查缠绕垫是否有松散现象、垫片厚度尺寸是否与阀笼、阀座在阀体内的配合尺寸相符(要预留压紧过盈量)。
阀门填料是调节阀上重要的密封件,其选用材质的正确与否、规格的大小、安装的方法都直接影响调节阀的正常使用。
装配前,要仔细检查V型填料的内外尺寸是否合适、有无变形、其加工角度、几何尺寸是否标准、圆周外圆和内孔是否同心等。一组V型四氟填料叠加在一起的上下角度比差是否超标(标准上下比差为10�左右),目的是保证其弹性张紧力和密封性能,填料内、外园不能有划伤,表面粗糙度要好。检查弹簧及上下垫片是否变形。
装配时,以阀杆为中心定心,依次装入弹簧下垫、弹簧、弹簧上垫、填料下垫、填料、填料上垫、填料塞,填料装入时每件填料中间要加入硅脂和填料润滑密封剂,然后压紧填料压盖。压紧程度要适量,因为有弹簧补偿,不可压实过紧。
盘根填料按其使用的不同,有成型和不成型的,现在大多使用压制成型盘根。
按其阀门使用的要求不同,安装盘根填料内有的要加入油套。装配盘根填料时要注意盘根切口方向,一般盘根切口为相对45�,切口面要平整,切口要上下搭装,每根填料圆周相错120�交叉铺装。由于编织盘根填料的密度不实,每根填料装入时要用填料桶敲实。盘根填料的长度为:阀杆直径*1.5。填料切的过长导致叠加不实,过短导致虚空,此两种都会造成填料处介质泄漏。
调整填料的压紧力:装入每根填料后,要提升阀杆,感觉阀杆在填料中滑动的松紧程度。调整填料压板的压紧力,以手提阀杆感觉润滑为好。部分高温、高压调节阀的填料压实后要留有升温升压后的调整压紧力,不能把水、气压静态试验作为最终合格,要在开车后,升温、升压达到最高值时的结果为最终结果。同时要在升温、升压后的阶段进行逐次的热把紧,以达到最佳结果。
装配时,以阀杆为中心定心,依次装入填料垫、填料、油套(油套的油孔位置要对准注油器油孔,以防油套位置不对无法加注润滑油脂)、填料、填料塞、填料压盖。
按照阀杆外径、填料箱内径(均有间隙余量),车削加工一个厚
为
6.3、总装
以口径DN40、执行机构为气动HA薄膜执行机构、作用方式为气开关为例的装配要点。
阀体组件与执行机构连接时检查推杆与阀杆是否在一条轴线上,如果不在同一轴线上,对开螺母不可强行连接,会造成压弯阀杆的现象。
对开螺母连接时,执行机构要予通气,给予执行机构预紧力,使阀芯在零点位置的关闭压力增加。
七、调试、检查
阀门装配完成后,根据该台阀门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调试、检查。
7.1、根据弹簧范围输入额定气源信号压力;
7.2、弹簧的信号启动压力是否提前或滞后,予以调整;
7.3、每一信号分程档位是否标准,予以调整;
7.4、全行程与标尺刻度是否相符,予以调整
7.5、零点位置关闭是否严密、有无封阀力,予以调整。
7.6、阀门各部紧固件是否紧固,予以紧固;
7.7、外部螺栓所留螺柱余量是否整齐、符合标准(螺帽外留螺柱拧出量3道螺扣为标准),予以调整。
7.8、外部污物、锈斑是否清理干净,予以清理。
八、试压
根据该台阀门的技术参数出具的测试单进行泄漏试验和密封试验及整体性能参数的试验(按照GB/T17213.4-2005/IEC 60534-4:1999进行)。试验合格后的阀门进出口要用塑料布和盖板密封,防止碰伤法兰表面和异物进入到阀腔内。
九、防腐
根据检修用户要求,清理干净阀门外部,给予油漆防腐。
油漆时要注意保护阀杆、推杆、标尺、铭牌等部位的遮盖,避免油漆覆盖。
十、安装定位器、减压阀等附件
十一、阀门上线
11.1、阀门检修及上述步骤完成以后,运至装置现场上线安装。运输时注意保护阀门附件不被碰、外观油漆表面不被损伤。
11.2、用铁刷或砂布将管道法兰表面清理干净后,检查并清理干净管道的杂物后方可安装上线。
11.3、安装上线时,注意阀门下线时标注的原始流向标志、位号与该台阀门的流向标志、位号相同,如暂时不清楚应找现场相关工艺、仪表人员确认后方可上线安装。
11.4、检查法兰垫片规格、尺寸是否与原垫片相同,或符合该台阀门管线的介质、压力、温度要求使用。
安装垫片时,要注意垫片表面质量,不得有横断划痕等明显缺陷。
11.5、安装使用的法兰双头螺栓、螺帽要预先除锈、清洗,能利用的可以再次使用。安装时,双头螺栓螺纹处要抹上螺栓专用润滑脂。
管道法兰的安装要保持在平行同心位置,调整管道法兰后,双头螺栓能够平行穿入螺栓孔内后再行把紧作业。
紧固螺栓时,应先调整好法兰垫片保证在中心位置,然后对称把紧后再对称紧固(根据法兰压力标准和紧固螺栓等级用力矩扳手紧固,如紧固过盈则会损伤螺栓)。紧固后的法兰双头螺栓要保证两边螺帽外留螺柱螺纹在3扣左右的标准。
紧固后的螺栓用锤击检查时应发出硬力响声,否则出现闷声的则为未紧固到位。
11.6、不允许用六角单头螺栓作为法兰紧固螺栓使用。
11.7、法兰紧固后,检查法兰圆周缝隙要均匀,不得有开口偏斜的现象产生。要求严格的高压、特高压的法兰把紧缝隙要使用塞尺检查。
十二、接线调试
12.1、阀门上线完毕后,要及时连接安装气源管线和电源线进行调试。
12.2、一般机械式定位器现场使用手持式信号模拟发生器进行调试,智能式定位器除使用信号发生器调试外,可利用智能式自身的自检功能进行自我调试、定位(具体调试方法根据各厂家、型号定位器而定)。
12.3、联校
调节阀单机调试合格后,接上电源反馈线同控制室相连,由控制室给出控制信号,调试该台阀门的开关动作和行程分段标准位置及额定行程的标准位置。
十三、清理现场
调节阀上线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作业现场的废弃物,清点所带至现场使用的各种工具。
十四、开车保运
检修结束后,按照检修厂家的要求,装置现场要留有保运人员。开车保运时,要对维护的阀门进行逐一地热把紧,以消除热应力变化,严防升温、升压后介质外漏现象的产生。
十五、提交检修记录报告单
检修结束后,向检修厂家提供所检修的每台调节阀的检修记录报告单,确认检修工作量。
报告单应详细提供每台阀门的性能参数记录及各易损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及维修过程。

提交
超越传统直觉,MATLAB/Simulink助力重型机械的智能化转型
新大陆自动识别精彩亮相2024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派拓网络被Forrester评为XDR领域领导者
智能工控,存储强基 | 海康威视带来精彩主题演讲
展会|Lubeworks路博流体供料系统精彩亮相AMTS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