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工业机器人概述

工业机器人概述

2013/11/22 10:58:37

      概述

  世界上机器人工业萌芽于50年代的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被不断地应用于人类社会很多领域,正如计算机技术一样,机器人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以至今后的生活方式。我们有必要以极大的兴趣关注它的发展,研究它的未来,迎接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回顾

  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特别是在“七五”计划期间,国家对机器人工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组织了全国近百个单位的机器人技术攻关,开发出喷漆、焊接、搬运等工业机器人操作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及相关的元器件,取得了90余项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基本力量,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此期间,我国机器人工业基本上实现了从无到有并进行了相关的应用开发。

      机器人工业的现状

  进入90年代,世界机器人工业继续稳步增长,每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世界上已拥有机器人数量达到70万台左右,1992、1993年世界机器人市场曾一度出现小的低谷,近年除日本外,欧美机器人市场也开始复苏,并日益兴旺。与全球机器人市场一样,中国机器人市场也逐渐活跃,1997年上半年,我国从事机器人及相关技术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已达200家,研制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约有410台,其中已用于生产的约占3/4。目前全国约有机器人用户500家,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总台数约为1200台,其中从40家外国公司进口的各类机器人占2/3以上,并每年以100~150台的速度增加。进入“九五”计划第一年后,一些大型工厂、公司正在调整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策略,由应用机器人大户转向成为开发机器人大户,力求推进中国机器人的产业化。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的机器人用户之一,已在其汽车生产线上应用了20多台机器人,“八五”期间开发了2台高功能点焊机器人,此外还在进一步开发弧焊、打磨、涂胶等机器人。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条国产机器人喷涂生产线应用单位,1996年在引进德国KUKA公司90年代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用KUKA散件组装成功点焊机器人,即将投产,1997年又引进KUKA公司的焊装线,用于驾驶室焊装并做工程应用研究。济南第二机床厂在与美国ISI机器人公司等合作完成了第一条冲压自动生产线后,又自行开发了全自动薄板冲压生产线,并投入应用。1996年北京首钢集团公司与日本安川电机(株)、岩谷产业(株)合资成立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安川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生产和销售各类工业机器人,预计生产能力可达800台/年,年销售额可达4.6亿元。在国内大公司、大企业纷纷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同时,国内的科研院所、高校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发展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一些领先的机器人科研生产单位,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已售出各类工业机器人110多台,并完成了15条大型机器人自动喷涂生产线,该所正致力于内涂机器人及新型弧焊机器人开发。北京机电研究所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热模锻和辊锻机器人,经过10年已全部国产化,并销售出50台,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开发的弧焊机器人已售出13台,现正在开发装配机器人,拟用于电子行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水下机器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已出口11台,开发的弧焊、搬运等机器人已应用30多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爬壁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均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影响。

  国内各生产厂家在开展机器人应用研究、推进机器人产业化的同时,在机器人的基础研究、特种机器人研究、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863”计划中智能机器人主题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实现了我国特种机器人从无到有的突破,完成了3种类型、5个型号样机的研制目标并全部通过验收,它们是1000m无缆水下机器人、遥控移动式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检查机器人和精密装配机器人。同时在国内建成了七个网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开发中心、机器人视觉实验室、人工智能在机器人中应用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机构学实验室、机器人传感技术实验室、机器人柔性装配实验室及机器人控制理论和方法实验室。在机器人技术得到发展、机器人实验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国内机器人工业方面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相当进展,在原有1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1996年又修订了《工业机器人安全规范》、《工业机器人术语》两项国家标准,制订了《工业机器人坐标系运动命名原则》国家标准和《工业机器人型号编制方法》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和相继实施,为行业内生产厂家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为国内机器人工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国机器人工业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在许多生产领域,它对于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作用日见显著,不少劳动条件恶劣、生产要求苛刻的场合,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劳动已是必然的趋势,国内各行各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国内市场将稳步增长,根据目前的现状,我国机器人近几年发展的形式将会怎样呢?根据我们的分析将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从国际市场来看,机器人工业是一种高投入低赢利的产业,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机器人工业必须上一定规模才有利润可言,才有必需的开发投入,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机器人产量最大的三家公司年产机器人数均超千台以上,其中ABB公司达到9000台,安川电机公司近2500台,KUKA公司近2000台,从国内现状来看,大公司、大企业通过与外国机器人公司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资金,逐步规模化生产机器人,把国内机器人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首钢集团公司与安川电机公司合资的首钢莫托曼公司、唐山电子设备厂与松下电器公司合资的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与德国KUKA公司合作、济南二机床公司与美国ISI机器人公司合作等等。这些合资合作的开展,将会有效地推动中国机器人工业的进步,全面促进中国机器人工业水平的提高,但是它也会和其他外国机器人公司一样,冲击中国机器人市场,影响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形成,也会使国内其他的机器人生产厂家面临一种严峻的挑战。

  2.由注重机器人单机开发过渡到成套开发机器人应用系统

  生产机器人多的大型公司,可以凭借规模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而一些中小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国外许多中小公司把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或某些有特长领域,从而形成自己的局部优势,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如奥地利IGM公司以向用户提供大型机器人焊接系统著称,机器人在系统中只占售价的1/3左右,卖单台机器人赢利甚微,而卖机器人系统却赢利可观。意大利COMAU公司以承接压机生产线见长,在这里,机器人系统是促销售的关键。我国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家规模大都较小,甚至谈不上规模,而国内一般企业又没有能力将机器人有效地集成到生产系统中去,因此,那些进行系统集成并向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公司,在机器人市场中将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家中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以承接涂装自动化生产线见长,累计产值近2000万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接焊接生产线,累计产值近5000万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机器人码垛生产线正在产业化,累计产值超千万元。

  3.机器人开发走开放型科研之路

  国内通过“七五”机器人技术攻关,已具备了生产国产机器人的基础,但国产机器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可靠性上,都与国外机器人差相当一段距离,要尽快缩短这种距离,必须走一条开放型的自主科研道路。

  1)多方筹措开发资金,通过政府部门投资、用户单位投资、自我积累、外商投资、银行贷款等形式,筹措国产机器人的开发资金。

  2)消化和利用国外机器人技术、资料、样机和关键元器件,为我所用。

  3)选择引进国外质量可靠的机器人零部件和元器件。

  4)大力开展国内合作,利用国内技术优势,开发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国产机器人产品。

  5)注意机器人产品的高可靠性,使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与国外机器人具有可比性,同时要做到低成本、易操作。

  4.机器人品种的多样化和应用领域的广泛化

  我国机器人80年代起步之初,主要机型为喷漆、弧焊、点焊、搬运等,应用领域主要局限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机型和领域均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趋势,我们分析认为,国内逐步开发出以下的机器人品种是合适的。

  机器人机型:

  1)焊接机器人

  2)搬运机器人

  3)装配机器人

  4)喷涂机器人

  5)切割用机器人(水切割、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

  6)娱乐机器人

  7)水下机器人

  8)爬壁机器人

  9)管道机器人

  10)医疗服务机器人

  11)微型机器人

  12)多臂机器人

  13)行走机器人

  14)移动避障机器人

  国外机器人工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上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大部分属于示教再现型,即T/P(Teaching and Playback)型机器人。采用示教盒示教或人工引导示教方式,工作时再现示教好的程序,可重复工作并能达到优化的工艺过程。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近年,在国外使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分布次序,大概为电子、电器、汽车制造、塑料成形、通用机械、金属加工、运输及仓库、食品、轻工;按作业性质排序为装配、弧焊、点焊、机械加工、塑料压制、测量/检查/试验、冲压、喷漆、铸造。  从近几年世界几大机器人公司,如ABB(瑞典、瑞士)、安川电机(日本)、GMF(日本、美国)、Funal(日本)等公司推出的产品来看,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1)大部分采用最新交流伺服电动机间接式直接驱动,或采用DD电动机直接驱动,进一步改善了机器人动态特性。由于没有直流电动机的换向电刷,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2)采用绝对值编码器进行位置检测,使机器人起动后,无需原点复位即可投入运行,因而减少了非工作时间。

  3)采用64位数字伺服驱动单元,以软件改变系统参数。不但便于调试,精度也比过去大大提高。主控机采用32位以上单CPU或多CPU控制,以提高机器人插补运算和坐标变换的运算速度。

  4)采用特殊的减速机构传动代替谐波传动,这种传动在大负载力矩下刚性较好,成本低。

  5)操作机的本体采用杆臂结构或细长臂和轴向式腕关节,以及关节机构、电动机、减速器、编码器有机结合,全部电、气管线不外露,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防尘、防漏、防爆、防水全封闭一体化结构。

  6)国外机器人近年来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成本,采用两种方针:一是扩展简易型直角坐标机器人,大量用于多点定位焊接及装配和搬运工序,价格可降到关节式机器人1/2~1/3;二是减少机器人型号和品种,操作机和控制器均采用通用化元器件,标准化、模块化组件和结构件,以减低成本适应国际价格竞争环境。

  7)机器人向多种行业扩展,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加深度和广度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的提高,使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建筑业地面和壁面作业、高层建设水泥结构的组装、钢筋自动焊接以及深层地基作业等机器人,已研制出样机并试用于施工现场。采矿机器人取代危险性作业在国外也有了一定的进展。电力系统高压线路维护和检修,供水、供气、污水管道的维修、检查用机器人已开发出样机及部分产品。医疗手术用机器人已有成功的实例和很好的发展前景。排险、清扫、警备机器人已有多种不同用途和规格的产品出售。医务护理用机器人尚处在研制阶段。考虑到21世纪社会生活的高龄化人口比率的增加,国外效仿“个人计算机”,提出“个人机器人”概念。个人机器人定义为协助人的生活,使个人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和高效。这方面的发展可能与20世纪个人计算机相似,将会在21世纪普及和推广。

      8)军事应用,如侦察无人机,无人驾驶空中飞行器,无人驾驶军事车辆,探雷、排雷,放射性有毒物处理,战壕挖掘,敌情收集、分析、传送,小型侦察器(机器虫)等军事应用机器人,目前正在各先进国家中开发,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主持开发多种军事应用机器人项目。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助力企业恢复“战斗状态”:MyMRO我的万物集·固安捷升级开工场景方案

车规MOSFET技术确保功率开关管的可靠性和强电流处理能力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