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施耐德电气---打造水务信息化的无限可能

施耐德电气---打造水务信息化的无限可能

       拧开自来水龙头,你也许正要冲刷脸上的疲惫,享受一丝清爽;你也许正要为孩子冲洗水果,为下厨清理蔬菜……当你尽情享受那一股清流带来的生机和滋润时,你也许并不知道自来水在进入千家万户的水管之前,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

       事实上,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自来水非但不“自来”,还要经历一个颇复杂的过程。自来水公司将水从水源地采集上来后,要在水厂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多项工艺流程的处理,还要通过配水泵站进行加压处理,在通过贯穿城市的庞大管网后,最终才辗转输送到每一个家庭,成为方便的“自来水”。

       不难想见,要管控一个如此复杂的过程,并保证整个城市的供水安全,对水务企业而言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课题,更重要的是,对这一行业提出的要求还在日渐提高。不久前,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就曾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而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则最终成为了他们一举应对挑战的“利器”。

重重挑战下的选择  

       作为一个向全昆明300多万人口提供供水服务的企业,昆明通用水务公司肩上的担子一直沉甸甸的。首先,与不少地形一马平川的城市不同,昆明的地形和水源条件非常复杂,在这个四面环山的省会城市,分布着海拔高度不同的6个水源、10处水厂和30多个泵站。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如何通过管网中的压力泵站合理调节供水压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课题,如果不能实现科学、实时的调节,就会出现压力不平衡的情况,不但影响供水效果,还可能损耗不必要的供水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提高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敲打着通用水务。事实上,在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各个方面,通用水务都面临着提升和完善。而且,供水公司还不是“闭门搞生产”,其服务的对象是整个城市的广大老百姓,供水的安全、服务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社会效应。

       在这里,昆明通用水务技术总监陈邦军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比如一旦有用户反映水压不足等情况,供水企业必须马上响应,迅速解决,这是我们对用户的承诺。而如今如果再靠电话等传统的通讯方式去调度管理,连这样看似简单的要求都无法实现了。”

       通用水务的管理者意识到,这些挑战的集中体现,恰恰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面临的瓶颈,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很难再实现深入的改善。有了这样的认识,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信息化的供水调度解决方案,希望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把脉需求 厚积薄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通用水务选择了施耐德电气作为此次信息化合作的伙伴。打动通用水务的,不仅是施耐德电气卓越的技术呈现力,更是其对信息化架构和理念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这个首次在水务行业实施的信息化项目对施耐德电气也意味着不小的挑战——他们必须要先当“学生”,再来发挥“专家”的作用。

       众所周知,信息化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度的定制化。这意味着,不仅不同行业的信息化系统不尽相同,就是同在水务行业中,不同城市供水系统的情况不一样,管理模式不一样,需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信息化系统的一些定制化设计。更何况,此次昆明水务具有供水环境复杂、管网历史悠久等特点,对供应商施耐德电气来说,要想让上马的系统能够切实贴合通用水务的需求,就必须要做好项目前期的“功课”。

       这样的“功课”,正是施耐德电气针对通用水务特点与需求展开的一场集中调研。在这场调研中,施耐德电气以“学生”的身份,和通用水务的各个部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足迹遍及通用水务公司的管网维护部、泵站管理部、调度中心、信息部、水质中心、各个水厂乃至公司高管的办公室。

       正是经过这一圈扎扎实实的“把脉”,让他们对业务需求和公司管理现状有了从文档和会议中获取不到的理解和思考,也为双方在最终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功能上达成的共识打下了基础。做完“功课”,有了依据,施耐德电气则开始越来越多地发挥出“专家”的作用,着手打造符合通用水务模式的系统。

       比如,正是根据对实际基础条件的深入考察,确定了项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考虑了系统的开放性,为以后系统的不断扩建提供了条件;再比如,基于多水源、多水厂的实际情况,施耐德电气也与通用水务进行了反复沟通,最终打造出满足其需求的实时数据呈现方式和历史数据分析方法。可以说,这一切积累和互动,都是为了系统最终的适用性。

“眼睛”、“耳朵”和“大脑”

       在这一项目中,施耐德电气以其为工厂级应用打造的PlantStruxure™协同自动化系统担纲通用水务供水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以MES解决平台Ampla产品为核心,联袂CitectSCADA和CitectSCADA Historian,很好地完成了历史数据存储、数据采集挖掘、信息分析对比、辅助管理优化和信息互联等任务。这一系统的成功上马,不但帮助昆明通用水务实现供水生产、调度以及管理的一体化监测和协调运行,更推动了昆明通用水务信息化管理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昆明通用水务技术总监陈邦军谈到,通过这次信息化改造,通用水务主要实现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两方面的改善。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说,实现了更加全面、规模更大的数据采集,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了水源、水厂、管网的各项指标;而在管理流程方面,则对自身工作流程作出了一定的梳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这方面,调节供水压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陈邦军谈到,从调度的角度来讲,需要将供水压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如果压力过高,意味着成本的过度损耗,而压力过低,又达不到正常供水指标的要求。现在,通过系统实现对管网压力数据信息采集和监测的功能,看到压力值过高或过低,企业就会及时地对泵进行启停,把压力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就实现了供水单耗(每单位供水量的成本消耗)的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完全内嵌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数据接驳能力,正是整套系统最受通用水务称道的两大亮点。

       在数据分析方面,通过对大量有效信息和数据的深入挖掘,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对比分析,包括供水量与能源、药剂消耗分析,原水供应、供水与气候水文状况分析,管网实时流量、压力状况分析,调度日志及操作票管理与管网抢修维护信息分析,水质数据分析等等,整个生产流程的态势简直尽在掌握。用昆明通用水务技术总监陈邦军的话来说:“这套系统相当于为企业起到了‘眼睛’、‘耳朵’和一部分‘大脑’的作用,让我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对一些以前难以总结的规律性的信息,也能更好地加以利用。”

       而在数据接驳方面,系统能够与水利模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接驳,并结合了无线远程通讯、电话调度系统、短信通知系统、信息门户等功能。这也使通用水务得以将从水源地、水厂、泵站到管网的整个水务系统统一地管理起来,并实现信息的快速发布,提高工作的效率。

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这一信息化项目上的成功合作,让通用水务和施耐德电气共同尝到了喜悦的滋味。事实上,从这次合作中,通用水务获得的远远不仅是一套成功的系统,更是对信息化道路的感悟和思考。

       昆明通用水务技术总监陈邦军认为,正是企业在信息化和业务管理模式上的不断互动,带来了企业提升的动力。他谈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需要在信息化方面进行升级,而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了,反过来也会促使企业重新梳理业务的流程,采取与信息化程度相配套的管理架构,这是一个双向的、互相促进的过程,最终则促进了企业软实力的提升。”

       2011年,鉴于在供水调度管理信息化上作出的有益探索,通用水务和施耐德电气合作的这一信息化项目还一举荣获了昆明市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显示出政府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改革的肯定和期望。

       在这样的鼓励和启发下,通用水务已经开始打开眼界,主动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陈邦军谈到:“随着管理要求的深入变化,我们还将对系统进行不断的评估,看看哪些需求实现的不到位,哪些需求可以更合理,比如操作票的跟踪与追溯、历史数据趋势分析等等,未来将会与施耐德电气继续完善和提高。”
我们也相信,伴随着对信息化发展之路树立起的坚定信心,通用水务和施耐德电气还将在未来打造出更加广阔的可能。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施耐德电气 Barbara Frei:2023转型加速 全面奔向未来工业

施耐德电气与BitSight建立战略合作,护航工业信息安全

施耐德电气呼吁加大力度推进能源转型,提升效率和减碳是关键

施耐德电气发布全新一代低压直流配电解决方案

引领主动式能源发展 施耐德电气微电网能力得到独立研究机构Verdantix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