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跨区域泵房集群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建设

跨区域泵房集群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建设

2025/7/31 10:04:04

一、背景:水务集团化管理的核心诉求

随着城市群发展与水务企业整合加速,跨区域泵房集群(涵盖水源厂、加压站、二次供水泵房等)的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分散式、孤岛化的本地监控系统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标准不统一、应急协同难、决策缺乏全局视野。

建设跨区域泵房集群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实现“集中监控、智能分析、远程调度、统一运维”,已成为大型水务集团降本增效、保障供水安全、实现集约化管理的战略级工程。

二、痛点聚焦:跨区域泵房集群管理之殇

系统孤岛林立:各区域泵房自控系统品牌不一、协议各异,数据无法互联互通,形成“信息烟囱”。

管理标准碎片化:不同区域运维流程、报警阈值、考核标准不统一,管理难度大。

应急响应低效:突发事件(如爆管、水质异常)跨区域协同慢,影响范围易扩大。

全局优化缺失:无法实现泵站集群联动调度(如水量平衡、压力协同),整体能效优化困难。

决策支撑薄弱:分散数据难整合,缺乏对设备健康度、区域能耗、水质达标率的宏观分析。

运维成本高企:需配置多套本地运维团队,重复投入严重。

泵房集群统一管理平台.png

三、核心功能:物联网统一平台构建“水务超级大脑”

御控跨区域泵房集群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以“云边协同、数据融合、智能决策”为架构核心,实现全域泵房一体化管控:

1.全域物联接入与协议兼容(平台基础)

部署御控多协议物联网关(支持Modbus、OPCUA、BACnet、MQTT等),无缝接入新旧泵房的PLC、传感器、智能仪表。

支持4G,适应偏远泵房联网需求。

2.三维全景可视化指挥中心(全局视野)

GIS地图+数字孪生技术融合,一张图总览跨区域泵房集群位置分布、实时状态(运行/停机/报警)、关键参数(压力、流量、水质、能耗)。

支持从集团总览→区域视图→单泵房详情逐级钻取,秒级定位问题点位。

3.智能告警中心与协同调度(应急中枢)

统一报警引擎:自定义多级报警规则(如区域水质超标联动机器停机),自动分级推送(短信/APP/大屏)。

跨区域工单闭环:报警自动生成工单,智能派发至最近运维团队,全程跟踪处理进度。

集群联动调度:基于全网用水需求预测,智能协调多级泵站启停与压力设定,实现全网水力平衡与节能优化。

4.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驾驶舱(智慧内核)

设备健康画像:分析跨区域泵房集群设备故障率、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生成预测性维护计划。

能效对标管理:按区域/泵房类型进行能耗排名,定位高耗能单元,输出节能建议。

水质安全溯源:整合水源至用户端水质数据,快速定位污染源,支撑达标率考核。

KPI动态考核:自定义运维响应时长、设备完好率等指标,自动生成区域管理绩效报告。

5.多级权限与标准化管理(管控利器)

支持集团→分公司→水厂→泵房多级权限管控,数据隔离与共享可控。

标准化模板库:统一设备台账、巡检规程、报警阈值、报表格式,推动管理规范化。

四、核心价值:从分散到集中,从被动到智能

运营效率飞跃:减少80%本地值守人员,运维响应速度提升50%,实现泵房集群集约化管理。

供水安全升级:7×24小时全域监控,跨区域风险快速协同处置,停水事故率下降60%。

能耗成本优化:集群调度+单点节能双管齐下,整体能耗降低10%-25%。

管理决策科学化:数据驱动设备更新、管网改造、资源调配,投资回报率显著提升。

标准化落地:统一运维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满意度。

敏捷扩展能力:新收购或新建泵房快速接入御控平台,支撑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建设跨区域泵房集群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是水务集团破解“分散管理困局”、迈向“智慧化运营”的核心引擎。  

御控跨区域泵房集群物联网统一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打破数据壁垒,构建起覆盖全域泵房的“感知-分析-决策-控制”闭环,实现从单点智能到集群智能的跃迁。御控平台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更是水务企业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水资源高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审核编辑(
王静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工业园区泵房物联网能耗优化解决方案

老旧泵房物联网改造方案与成本效益深度解析

泵房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智慧水务无人值守

PLC如何进行远程维护远程上下载程序?

工业智能网关:破解数据孤岛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