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CC-Link,标准之路,矢志不渝

CC-Link,标准之路,矢志不渝

——— ―――CC-Link中国首席代表覃强专访
2004/5/19 13:04:00
CC--Link是三菱电机于1996年以“多厂家设备环境、高性能、省配线”理念开发、公布的开放式现场总线。自在国内发布、推广以来,其“源于亚洲 面向世界标准的现场总线”的宣传定位,多少带给用户一些亲切感;加之三菱电机在中国深厚的市场基础,CC—Link自问世至今,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2004年4月9日,CC-Link大型技术巡回讲座重庆站期间,中国工控网于3年后,与CC-Link中国首席代表覃强先生再谈CC-Link发展。
中国工控网:时隔3年,我们再谈CC-Link。我想,对一个标准推广而言应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3年吧。 覃强:三菱电机虽于1996年即提出CC—Link现场总线标准。但真正的推广工作应始于2000年11月,由“Woodhead 日本公司”、“Contec公司”、“Digital 公司”、“NEC”、“松下电工”、“三菱电机”六个核心成员发起,在日本成立CC--Link 协会(CC--Link Partner Association简称CLPA)―――正式开始第三方的推广工作。 2001年,CC--Link拥有203个成员,300多种兼容产品,每年销售的节点数超过360,000个。 在团队和我的努力下, CC-Link在中国销售的节点数量稳步上升,目前的业绩已经是2001年的8倍。到2003年CC-Link在全球销售的累计数量达到217万节点。而到2004年1月底,会员数量已经达到561家,可链接的产品近600种。每个月都会有新的会员公司不断加入。CC-Link兼容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客户已经可以从中更好更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CC-Link产品。CC-Link已经到了发展的高潮时期。由此可见,CC-Link在这3年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具体到CC-Link在中国的应用推广,始于2001年4月―――在中国设立CC--Link 推广中心(CC--Link Promotion Center 简称CLPC)。 我本人自CLPC成立之初,即作为CC-Link中国首席代表,负责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CC--Link技术全面推广和对CC--Link成员的支持工作。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摸索、积累的过程。 我之所以如此亲历亲为,首先是源于市场的压力。由于CC-link没有加入IEC61158标准之中,这对我数年来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但是,大家知道,我们并没有放弃努力,我一直在直面压力,迎头而上。至今回忆起刚开始的那段日子,我的心里还是充满豪情壮志。因为,我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分享到三菱电机的“好”技术。我认为,CC-link 是唯一源自亚洲,符合亚洲人思维习惯的现场路线。 随着客户现场要求的提升,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加强,我越来越认识到“总线决定品牌”这种现象日益凸显。当努力与成就形成良性循环的时候,信心就会与日俱增。开始限于CC--Link知名度小及三菱电机在国内大系统应用相对较弱的制约,推广难度较大。这期间,CLPC采取了大力宣传、广泛合作的道路,加之三菱电机对CC--Link支持加强,使得CC--Link知名度大幅提升。 目前在所有海外市场中,中国得到的是三菱电机最强的支持。 中国工控网:一种总线的推广,离不开广泛的兼容产品,CC-Link产品开发情况如何。 覃强:CC-Link最初只有三菱单一产品的支持,但随着CC-Link的不断推广,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兼容产品,如称重仪器方面的大和衡器、UNIPAS,气动领域的SMC、FESTO等。目前,CC-Link兼容产品在以每月7件的速度增加。兼容产品涉及FA、PA、BA等不同领域。 在中国,CC-Link从最初的0会员已发展到了61家会员,其中有19家中国会员企业从事CC-Link兼容产品开发,目前已有4家会员开始研发,并有一家的产品通过测试。中国企业的积极支持,也给了CC-Link更大的信心。 CC-Link现场总线的产品体系得以不断丰满,总线效用也因兼容产品的增加而得以更大效力的发挥。 中国工控网:现场总线是IT技术引入的产物,其技术也随着IT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CC-Link技术有哪些发展。 覃强:CC-Link现场总线自问世至今,CLPA也始终不渝地积极推进CC-Link的应用及发展,其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2002年, CC—Link/LT问世―――提供更简单的接线、更小的I/O尺寸、更低的接线成本,面向小点数的分散系统,适用于传感器-执行器层的网络,专注于位数据传输; 2003年, CC-Link Ver.2.0推出―――在原来CC-Link的基础上,将数据通讯容量最大扩大了8倍,满足了大容量数据通讯的市场需求,如半导体生产、检测控制等; 目前,CC-Link正致力于安全网络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控制系统之外,往往针对安全需要另建一个安全系统。但传统的安全系统中采用大量的安全继电器构建的安全回路使得控制柜体积庞大、接线复杂,而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安全的省接线网络构建安全系统成为可能。CC-Link Safty(暂定名)正致力于安全网络的发展、研究。 同时CC-Link也在积极探索与以太网逐步融合的问题。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表明CC-Link技术是负责的技术,是致力于持久发展的技术。 中国工控网:标准之争为的是市场之争,CC-Link市场表现如何。 覃强:我知道,尽管CC-link在日本、韩国、台湾的应用已经名列第一位,但在中国市场却还充满变数。当CC-link取得了SEMI标准后,加紧正在争取ISO的时候,我一方面加紧CC-Link与中国国家标准紧密合作,另一方面,也积极策划项目研讨会,参加专业展览会,组织项目合作,拓展与知名品牌如SMC、FESTO、同济、浙大中控等等单位的深入合作,与我们结为联盟共同推广促进。虽然CC-link曾经失去纳入国际标准的宝贵机会,但我和我的所有同事从来没有停止过争取各项标准的努力。经过所有这些有形无形的探索与实践,CC-link以其优异的性价比,终于得以在40多种品牌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现场总线市场中,保持着相当的市场占有率,获得了业界以及客户的广泛认同。 目前,CC-Link约占亚洲2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日本的半导体、汽车、工厂制造及过程自动化领域, CC-Link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在中国,CC-Link在汽车、纺织机械、印刷机械等制造业领域及市政工程领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长安福特,其全厂均采用CC-Link。从技术角度而言,CC-Link已取得市场认可,给CC-Link以极大的信心。 中国工控网:2004年,CC-Link工作重点在哪几个方面。 覃强:2004年,CC-Link工作重点是致力于标准化工作,目前正在争取相应的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的认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推广工作,致力于CC-Link更加开放化。2004年,我们于上、下半年各举办4场大型技术研讨会,使更多人了解CC-Link技术并使用这项技术,推进应用;与此同时,我们在中国致力于促使其更加开放化,彻底成为真正开放的标准,包括:提供前期开发支持―――赠送芯片MFP2(远程I/O用)/MFP3(远程设备用);年费会员可免费开发产品,并对第一件送检产品免费检测;在近期建立中国测试中心;支持主站开发… …。 另外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建立在中国的兼容产品测试中心,方便国内的合作伙伴在中国测试其兼容产品,计划在2~3年内在中国建立3~4个测试中心。 CC-Link的终极目标是从实际应用到事实标准,CC-Link已赢得众多包括中国在内的企业支持,CC-Link有决心成为事实的标准。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科普时间 |酒店空调系统新任

CC-Link邀你一起回望2022,展望2023!

C小C直播间 · CC-Link IE TSN在锂电行业叠片机设备上的应用

官宣|珞石新一代控制系统xCore已通过CC-Link IE Field Basic一致性测试

美塞斯FIFE-500 MAX卷材纠偏系统通过CC-Link IE Field Basic一致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