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b>小型PLC的国产化之痒 /b>

b>小型PLC的国产化之痒 /b>

2004/6/24 14:45:00
随着中国工控网2004年度PLC市场研究报告的出炉,中国PLC市场彷佛被揭开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对众多市场参与者而言,这份报告无疑是其更好地开拓和把握市场的重要依据。但是,作为目前国内控制市场上的主流控制器,PLC市场的国内参与者却需要尴尬地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即在高达31亿(预计2004年的市场总量)的PLC市场总需求中,国产PLC不到整个市场份额1%。 中国工控网的市场研究显示,在按照I/O数量划分的市场总量中,小型PLC(256点以下)的市场巨大,占据市场总额的64%,而国产PLC的市场贡献恰恰就在小型PLC的市场中。这得益于小型PLC的市场成熟,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培养了大批小型PLC的从业人员,也因为小型PLC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在PLC发展初期,CPU的采购规模直接制约了PLC的生产成本,许多国际跨国公司甚至采用的是自己专用的CPU,因此,PLC一度被一些国际跨国公司垄断生产。进入21世纪,由于CPU的成本不断下降,PLC生产的硬件门槛正在降低,同时国内软件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具备了小型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这种变化趋势尤其加快了小型PLC的国产化进程,由于小型PLC多作为独立控制器运行,对通信能力要求不高,其技术设计的核心集中在开发解释梯形图语言的程序。 国产PLC 目前,国内PLC生产厂家有近30余家,并有迹象显示,更多的来自于原PLC应用的技术人员准备加入到小型PLC开发的行列,有的甚至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但在目前已经上市的众多PLC产品中,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名牌产品,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以仿制、来件组装或“贴牌”方式生产。 单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如无锡信捷、兰州全志等公司生产的微型PLC已经比较成熟,其可靠性在许多低端应用中得到了验证;有些国产PLC(如和利时)已经拥有符合IEC标准的编程软件、布尔指令执行速度优于0.5μs/步、支持了现场总线技术如profibus等。可以说,PLC开发技术上的瓶颈随着技术标准的开放正在不断消除。但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的市场化却是众多国产PLC厂商面临的最大问题,面对国际厂商数十年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管理经验,国内厂商更多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和维系生存的起步阶段,离真正量产、市场化经营乃至创建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国产PLC的低价优势也正在受到新的挑战。据悉,在中国PLC市场中高居榜首的西门子即将在中国投产其S7-200,这势必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改变其一贯的高价形象而直接压制日系PLC,进而威胁到国产PLC的价格优势。规模小,成本高,利润缩水,后续开发也就可能跟不上;无市场管理经验,推广不到位,渠道不畅通,品牌建设难。这是国产PLC面临的窘境。 来自中国工控网的市场研究及和利时的网上调查显示,用户在是否选用国产品牌时最关注的是产品的可靠性、生产厂家的技术实力以及应用业绩,除此以外,用户选型的心理障碍还有国产品牌形象低、推广不够、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在中国工控网的工控论坛中,PLC技术和产品是大家交流最多的论题之一,一般而言,任何有关PLC的技术问题都能得到众多的回应,但曾有一位用户求助有关嘉华PLC的问题时,仅有的两个回应却是反应质量问题。国内较早生产PLC的嘉华尚且如此,这充分暴露出国产PLC品牌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国产PLC 另一方面,出于成本的考虑和支持国货的民族愿望,绝大多数用户非常关注国产PLC的发展,对国产PLC抱有良好的期望。而且,用户对于国内厂家可能提供的特殊功能定制服务倍感兴趣。比如,在许多SCADA系统中,如水源井、油田、煤气管道等应用,数据采集点一般比较分散,每个采集点的I/O数量不是很多,实时性要求不高,其控制方案的成本控制却较严。如果采用PLC+MODEM当然可以胜任,但安控科技开发的RTU由于集成了通信功能则显示出了其价格优势。就功能和架构而言,RTU实际上就是一种为远程数据采集而定制的PLC。安控科技RTU在油田SCADA中的广泛应用,无疑为国产小型PLC的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中国工控网在2004年PLC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PLC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其增长幅度在未来三年内将维持在10%以上,小型PLC产品仍将是市场主流并保持60%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中小型生产商来说,市场机会仍然很多。小型PLC主要用于设备控制(OEM),在纺织机械、塑料机械、数控机床、小型包装机械上运用广泛。调查还显示,最终用户对小型PLC品牌的选择不是十分挑剔,但看重产品的稳定性,而更多的情况下OEM制造商在决定PLC的品牌选择。由此可见,对国产PLC而言,避开在通用产品上和国际知名品牌的正面冲突,集中优势力量深入行业,为行业应用打造专用产品也许是值得国产PLC借鉴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强形象宣传和业绩的推广,不断给用户以信心,是国产PLC品牌化的必经之路。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助力企业恢复“战斗状态”:MyMRO我的万物集·固安捷升级开工场景方案

车规MOSFET技术确保功率开关管的可靠性和强电流处理能力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