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宾州水泥税收明年将翻一番
水泥工业历来是黑龙江省工业弱项,生产总量大,但企业规模小,因而效益低下。尤其是因为全省缺乏“低碱性原材料”,致使黑龙江水泥强度差,成为全省水泥行业长期无法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2006年5月,由浙江海运集团投资兴建的黑龙江省宾州水泥有限公司在宾西开发区投产。尽管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新型干法”生产方式,但“低碱性原材料”仍是制约该公司的一道“技术及经济”难题。据介绍,低碱性原材料直接影响水泥强度,每提高或降低一兆帕压强,每吨水泥就可节约或增加5元成本,而水泥强度又是衡量水泥质量的硬性指标。
宾州水泥通过学习、消化和吸收,将煤矿山剥离板及煤矸石等矿山废弃物综合运用到水泥生产中,从而一举解决“低碱性原材料”问题。不但使公司水泥厂生产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还为达连河煤矿上千万吨煤矸石找到“市场”,该公司目前年消化煤矸石10至12万吨,为达连河煤矿“增收”五六十万元。
水泥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产物,但其生产过程却受“噪声、粉尘”等污染及高耗能等“不文明”现象困扰。我国最早的水泥生产工艺多采取“水磨”等高污染、高耗能生产方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采用“立窑干法”等新技术,经20多年攻关试验,目前国产水泥先进生产工艺已在“产量、质量、能耗”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宾州水泥一期工程采取超前设计、引进设备、加强监测等方法,使产量迅速突破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极限,并达电耗每吨水泥80千瓦时、煤耗每吨水泥108公斤以下先进水平,其电除尘生产工艺使厂区像花园一样清洁。
今年奠基的第二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规模与一期相当,但生产工艺更先进。比如,电除尘改为布袋除尘,投资比原来增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除尘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壁冷机,使能耗进一步降低。经过技术改造的预热器,可适应劣质煤炭,进一步降低成本。而更为突出的是其社会效益,明年底投产后,税收将在目前年1亿多元的水平上翻一番,成为东北地区水泥生产规模及税收“双第一”企业。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