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集团回应江汉路站四大疑问
“有些工作做得不够,我向你们道歉”
去年11月底,江汉路周边居民得知一些老建筑因为建地铁要被拆迁,就提出不少质疑。昨日是武汉地铁集团正式和市民面对面。涂和平说,优秀历史建筑是武汉市的历史符号,在地铁建设和拆迁步伐上,大家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
涂和平表示,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要经过江汉路,现在的选址方案经过了专家多次论证,也充分考虑了历史建筑的保护。“这个区域怎么拆迁,要拆哪些片区,我们没有及时向市民通报,有些工作做得不够,我向你们道歉。”
涂和平说,当初做方案的时候,拆迁范围内还没有一处是优秀历史建筑,现在的优秀历史建筑永和豆浆那栋楼是2007年挂牌的。“另外沟通不够的,是拆迁建筑的还建问题。”谈到这里,涂和平再次表示歉意。他说,还建问题是商户和当地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是做企业的,也会站在被拆迁方考虑问题。 ”
江汉路放弃“轨道+物业”模式
选择在江汉路设地铁站是为了商业利益吗?对于市民的这一质疑,涂和平解释,现在的地铁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资金都在落实,地铁集团也是通过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包括“轨道+物业”的赢利模式。
涂和平坦言,江汉路地铁站也曾考虑过“轨道+物业”的赢利模式,但后来考虑到步行街上有很多历史建筑,放弃了这一方案,调整还建建筑。“原来的方案是把商铺搬走,现在确定的方案是就地还建,全部是用于恢复原貌。”
据介绍,“轨道+物业”模式来自香港,目前已在武汉破冰。轻轨一期崇仁路三层高架车场综合维修基地,地下两层开发为商铺,三层为高架车场。
首次公开回应江汉路站4大疑问
从去年11月起,得知江汉路老建筑要拆后建地铁站,市民及人大代表就对江汉路地铁站提出了一系列质疑。昨日,武汉地铁集团首次公开回应了市民的4大疑问。
选择江汉路是临时变动吗?
有市民很早就提出,轨道交通2号线原来不是说走南京路吗,怎么后来又选择走江汉路?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少东介绍,早在2004年6月到8月间,考虑到南京路道路红线太窄,设站须拆迁大陆坊、大孚银行等文物性建筑,武汉市通过讨论并向全国知名专家咨询,得出结论:江汉路方案优于“南京路方案”。2006年12月,全国14名知名专家确认了江汉路方案,后省发改委组织全国43位专家审查了江汉路站线位和站位。
老建筑众多为何还要这样走?
江汉路站拆迁范围内有12处年代较早的建筑(包括一栋优秀历史建筑),为何还要选择现址?周少东说,现方案已避开了很多老建筑,拆迁中涉及到挂牌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只有一栋。选择江汉路方案还考虑了与长江的距离。地铁穿越长江,设站必须与长江大堤有一定的距离,现江汉路车站方案深埋度约为25 米,已超出一般车站深埋12米的范围,若再往江边偏移,埋深加大,将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另外,按照建设标准,两站之间间距应在1公里左右,如向京汉大道偏移,则与循礼门站太近。
为何不取消江汉路站?
周少东说,如果取消江汉路站,江汉路步行街商圈大量客流将无法直接搭乘过江地铁,循礼门站也会乘客拥挤、不堪重负;过江隧道长达4205米,会增加过江隧道乘客疏散和防灾减灾的难度。
盾构隧道下穿现江汉路站站址,如果地面建筑不拆迁,盾构施工将会影响地面建筑。另外规划该站点,也是考虑到地铁6号线与地铁2号线进行换乘问题。
拆迁老建筑能否恢复原貌?
武汉地铁集团表示,将最大可能保护好江汉路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环境特色和商业品质,还建方案建筑风格保持与江汉路建筑风格一致,保留原江汉路空间尺度、建筑风格、色彩,重建建筑“修旧如旧”,并全部用于商铺还建。
对于拆迁商户,武汉地铁集团已对户数和建筑面积进行登记,并按照商铺就地还建原则,在实施车站建设同时进行商铺还建,全部移入新建筑内。
与其被动回应不如主动公开
从江汉路周边居民提出质疑,到地铁集团正式回应,历时9个月。虽然过程有点漫长,但商户、居民毕竟得到了一个交待。他们知道了设站缘由,知道了拆迁是迫不得已。同时,市民也看到了政府最大可能保护好江汉路历史街区风貌的积极态度。
此前,因为要拆除洪山广场,也曾引起市民质疑,但有关部门很快作出了解释,解开了百姓疑惑。相比之下,江汉路地铁站回应来得太迟了。正如地铁集团负责人所说,如果沟通能及时点,也不至于让江汉路步行街的拆迁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城市要发展,文化古迹要保护,如何做出科学选择无疑是对政府部门、开发建设单位的一种考验。除了之前要统筹考虑做好规划外,还要及时主动公开信息,让利益群体知道规划论证的过程及理由,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而不是被动回应。只有这样,城市的发展才会更和谐。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