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江西省借LED及太阳能研发领先国内

江西省借LED及太阳能研发领先国内

2009/8/19 9:10:41
当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相继提出向低碳经济转型,江西已拔得头筹——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11月将在南昌召开,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试验区。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这场被认为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中国站在了与发达国家同一起跑线上,而江西则站在中国的前沿。

    8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对于希冀成为中国低碳发展“样板”的江西而言,这是一个机遇。因为,与此相对应的是,11月份,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在南昌举行,届时,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江西、聚焦在南昌。

    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在坚持“生态立省”的背景下,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A低碳经济发展天然试验场

    进入8月份后,南昌市会展办工作人员小涂就开始忙碌,原因是距离11月中旬举办的首届“世界低碳大会”已经不足100天。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小涂的第一件事就是拨打各相关政府部门的电话,了解会议筹备、招商等情况的进展。届时,国家各部委官员、各国驻华使节、国际机构代表,以及数百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负责人和世界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将齐聚南昌,酝酿一场“新的经济革命”。

    今年11月,由江西省政府联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在南昌举行。能够争取到如此高规格的一个国际会议,坚持“生态立省”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是重要前提,也是江西成为全国低碳经济天然试验场的优势。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观念的提出,再到“生态立省、生态强省”理念的实施,一直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推进。江西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条件,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绿色崛起之路。

    目前,江西生态示范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2位;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有9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9个,居全国第1位;拥有自然保护区156个,其中国家级8个,列全国第2位。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西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绿色成绩单”,这为今日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形成了难得的优势。
   从国家层面而言,江西完全具备成为低碳经济天然试验场。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有点像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我们希望通过江西的努力证明中国有决心把生态经济搞好,这不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有钱的地方才能做到的。”

    以低碳经济的理念谋划,把低碳经济的挑战与机遇,融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生动实践,江西抢先搭上了低碳经济的“早班车”。

    7月底,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处处长蒋兆理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将在部分重点行业和地区率先进行试点,这也意味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将从呼声落实到产业政策。

    而早在今年3月,省领导率领省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及11个设区市市长专程拜访国家发改委,恳请将南昌等城市列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是争取重大政策支持的内容之一。此事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明确答复,国家发改委拟结合循环经济试点,统筹开展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届时会考虑南昌等三个城市试点问题。

    尽管目前许多地方都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但目前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型。而我省的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已经率先启动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今年3月份,省领导专程拜访中科院负责人,就在江西建设“中科院(南昌)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达成共识,为江西今后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南昌市则以举办“世界低碳大会”为契机,走在了全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前列。从今年初开始,南昌社科院和发改委的官员、学者就在“忙活”一份名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报告,这是2009年南昌市委书记亲自出题的研究课题,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南昌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愿望。而且环保、科技、工业等许多政府部门都有涉及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规划在年内公布,为今后的南昌低碳经济、社会发展勾勒出一幅蓝图。

    7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蒋兆理处长、厦门大学林伯强教授及英国碳信托公司等专家到访江西,考察在南昌进行低碳试点项目,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在低碳经济领域,中国已经与世界走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江西则站在了全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有专家预测,低碳经济有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低碳经济也将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B低碳引领下一轮产业变革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今天,举办首届“世界低碳大会”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时候,低碳经济带着其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又涵盖了优化能源结构、扩大低碳产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以及促进经济繁荣的概念,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

    “由于低碳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在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都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如美国政府正致力于以‘绿色经济’为主,力求再次主导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国内著名的能源经济学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7月的江西之行给林伯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山清水秀,而是具备打造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样本的“黄金宝地”。

    “起步晚没包袱,起点高是财富。”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欠发达”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劣势,由于工业化起步晚,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而是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优势。经济发达省份由于前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向低碳经济转型必然需要淘汰、限制之前高耗能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阵痛”,而江西则具有成本低、阻力小的特点。

    让林伯强更为惊奇的是,除良好的生态环境外,江西还具备发展低碳经济坚实的产业基础。

    几年前,江西对产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高起点规划,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等十三个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重点打造。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江西拥有一流的生产规模、工业技术和骨干企业,到2012年,全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作为节约能源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到2012年,江西省LED产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此外,服务外包、绿色农业、生物医药等低碳产业在全国都具有比较优势。

    这让江西具备了引领下一轮产业变革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多年以后回头看,就会发现自己率先完成了产业调整。”江西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志萌认为,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而不是不增长,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低碳经济是一列快车,江西传统制造业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而通过搭乘低碳经济快车,改变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弯道超车”的一种方式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