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地铁协会统计,上海地铁故障率低世界第四
上海地铁部门昨日表示,将全力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准点,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对于近期高峰时段非常拥挤的8号线,申通集团透露,今年年底新车将抵达,到世博会前8号线最短间隔缩至3分半钟左右。
同时,现有车站残疾人电梯内的人性化设施也在更新中,比如凸点盲文按钮、中英文语音播报、摄像监护及工作对讲系统等。近阶段,上海地铁将完全开放残疾人电梯,乘坐轮椅的乘客只需自助操作即可。
上海地铁部门在解释此前轨交频发故障的原因时,也同时表示,据世界地铁协会统计,全球地铁每年运送乘客5亿人次以上的共有23个城市,5分钟以上晚点故障率最少的城市依次是北京、香港、新加坡,上海名列第四。
6号线60%以上
客流集中在早晚高峰
上海轨道交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442万人次,高峰时段大多数线路都存在超负荷运营的现象,其中,6、8号线满载率最高,极端状态下超过170%。可能许多人养成“掐点上班”的习惯,6号线60%以上客流都集中在早晚高峰的两三个小时内,“潮汐”现象十分突出。
地铁方面表示将采购更多车辆来解决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根据计划,1、2号线今年底将全部更换为8节编组列车,6号线和8号线采购的新车也将在年底到达,在世博会前保证上线运行,8号线届时最短间隔只需3分半钟左右。根据预测,世博期间将达到550万人次/日客流,届时,上海轨交完全能够承担这些客流量。不过,有关专家表示,这只是理论计算,如果世博期间新增近百万客流全部加在早晚高峰时段,形势会很严峻,相关应对预案也正在研究中。
新线几无客流培育期
更易发生故障
对于近期轨交列车时常开开停停的问题,尤其是新线路故障似乎更多,对此,地铁管理部门表示,“开开停停”其实是列车运行中的临时停车现象。
管理部门进一步解释,只要控制系统一接到有可能影响安全的信息它会立即做出刹车、停车甚至系统关闭的反应。比如,车门连续关5次还关不上,尽管实际上车门并没有坏,但列车就会自动抱刹停驶;列车在经过道岔时接收到的信息不完整也会紧急刹车,等待控制中心确认无碍后才可启动。正因为要确保安全运行,才会发生“开开停停”。
同时,轨交新线建成后,世界各国、地区都设定了一个“试运营”的概念,也就是说新设备要有一个磨合期,国外新线开通需要1至3年的“客流培育期”,但现在一条新线开通,根本没有什么“客流培育期” ,往往今天开,明天满。6、8号线开通,都是“即开即满”,使列车系统没有一个载客适应期,一上来就满载,更容易发生故障,反而延长适应期。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