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炼化“看家三招”巧节能
从“干毛巾也要拧出水”的思路出发抓节能降耗,今年以来,长岭炼化公司对运行了近40年的老装置一遍遍地排查,果真还“拧 ”出了水分。
节能降耗要学会精确量“身高”
站在长炼动力厂刚改造完的余热炉旁,长炼生产处处长蒋文军说,平时大家对自己的身高都只有一个粗略的数字,其实早晨和晚上、天热和天冷,人的身高都不同,要时时明白自己身高的准确性,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两位,甚至更多,这就是我们管生产装置的理念。抓节能降耗要有“干毛巾拧水”的勇气,适时跟进、精确把握。长炼为催化装置服务的余热锅炉,近年来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造,每一次都不忘余热锅炉的同步改造,以保证开工同步率达到百分之百。今年6月份,长炼催化停工检修改造,催化装置变动较大,主管动力锅炉的吴思华的一条合理化建议,用不到5万元,就改造跟进地节省蒸汽每小时11吨,年增效可达上千万元。开工同步率仍然达到了一个100%和一个99%,余热炉效率,沿江企业排名第一。
逆向思维巧解难题
2008年下半年,长炼公司发现1号催化烟机功率下降,请来外籍公司花了200多万元改造设计后,烟机的功率仍没上来。在改造总结分析会上,公司机动处田兰明在分析数据表上发现,去年在一度催化剂结焦的时段,催化烟机的功率反而上去了。于是生产处、机动处邀集维修、建安等公司技术骨干,认真分析了外方改造的工艺和我们自己掌握的数据后发现,外方一直在烟机动面上做文章,而催化剂结焦正好是在烟机的静面。改变思维,攻关小组用叉法和焊法选择实验,最后在今年6月,长炼人自己动手,顺利实施了烟机改造,改造后烟机功率提高了一倍,一年可节省电费651万元,被分公司评选为节能创效一等奖。
要敢于在洋设备上“捡浮财”
今年6月以来,进口投运的长炼120万吨加氢装置的循环机组一直存在着电能过剩的问题。可这台进口的洋设备只有100%和50%两个变档,用在长炼的机组里,大小都不合适,不是不够就是浪费。长炼机动处在反复研究后,提出自己动手改造洋设备,取得长炼需要的用电75%的效果。洋设备价值5000多万元,稍有不慎,不仅损坏设备还将延误生产工期,这个责任太大了。分公司经理李华得知后,找来几位专家到加氢车间现场进行改造分析演示,最后李华大胆在改造文本上签字。10月20日,只花了半天时间,用费不到500元,就成功地将洋设备的50%用电输出改成了75%的用电输出,经过十几天的运行,每天可节电7100摄氏度,一年可节省电费100多万元。长炼人“艺高人胆大”,在洋设备上拣了个“大浮财”。
长炼生产处处长蒋文军对记者说:“全国的炼油生产装置虽是同一系列,但装置工艺、流程等都不尽相同,每个厂都有自己的特点,要节能降耗,要想拧出点水来,就是要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精确把握,学会在自己家里‘拣漏’”。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