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铁1号线探秘:月底将铺轨,最深车站入地80米
探秘1
进站方便否?
9个车站都在地下
不到一分钟,你就可进入地铁一号线的地铁站乘坐地铁。昨天,市轨道交通集团一名负责人称,车站的出入通道设计方案明年将基本定型。目前,专家们正在对车站进行优化,而优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为市民节约时间”。
这名负责人称,其中一期除朝天门站外,全都埋在地下;二期则高架车站较多。
进入地下乘车,是不是需要走很长的地下通道?这名负责人表示,规划专家已对车站的通道多次优化,让其成为“捷径”:其中9个车站的通道长度,一般有五六十米,人们进站只需花约30秒~50秒。
这九个站分别为小什字站、较场口站、两路口站、大坪站、石油路站、歇台子站、石桥铺站、小龙坎站、沙坪坝站。
最深车站入地80米
该负责人介绍,在一期埋在地下的13个站中,鹅岭站、七星岗站、高庙村站、马家岩站埋得较深,其中马家岩站距地表50~80米(坡面地表,形成不同高差)。
“这几个站,进出站需要1~2分钟。”他说,规划专家在这几个站上仍为市民节约了时间:优化时将地下通道加长,形成“绿色通道”――市民不必爬坡上坎,或是穿过一条条车来车往的公路,便直抵地铁站。
他介绍,进出站通道和轻轨相比相对较多,该线一些标准的地铁站主通道有4条,出口有8个,让四面八方的乘客乘车方便。
出站20米可坐公交
这名负责人还说,规划专家还充分为市民换乘节约时间,大多数地铁站的出口与公交车停车港很近,市民一般只需步行不到20米,便能乘坐公交车。此外,一号线在赖家桥站设有换乘中心,乘客不需走出换乘大厅,便能乘坐长途客车。他说,地铁一号线之所以能实现让市民进出站、坐公交方便,主要是规划部门在优化通道时,以“为市民节约时间”作为一个重要出发点。让市民方便的地铁站,是如何优化的?昨天,市规划局市政处黄伯寿工程师举例说,在一号线双碑南站、北站,起初一号线经过212国道西侧,人们到两个站坐地铁,十分不方便――到南站需要爬过一道水沟,而北站则需要翻过一座小山。
他说,他们查看规划,看是否能调整一号线的线路。最终,他们通过努力,敲开未来将搬迁、现在仍在生产的东华特钢厂的大门:让地铁线经过厂区。现在,线路调整之后,双碑的两个站与原来规划的位置相比,位移了约500米。市民乘坐地铁时,不再需要“跋山涉水”。首席记者 聂超
探秘2噪音大不大?
沙坪坝到大学城段用U形轨
地铁呼啸着穿过城市,如何减少噪音污染?重庆轨道集团昨日表示,我市自主研发的U形梁轨道将于本月面世,并首次在地铁一号线沙坪坝到大学城段试用。届时,从赖家桥车站到大学城终点站这段6.9公里的“试验段”上,列车运行时噪音将因此降低两成左右,同时还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和美化视觉。
U形梁屏蔽使噪音降低两成
记者昨日在位于大学城的U形梁工地现场看到,U形梁两边高、中间低,显得美观轻巧。
重庆单轨交通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陈德超介绍,目前,重庆主城区内建成和在建的轨道都采用箱梁,列车车轮抱着箱梁前进。而U形梁类似于没有盖的隧道,列车将“沉”到半封闭的梁体内行驶,梁体侧壁犹如屏蔽,列车发出的噪音将被有效吸纳,大大降低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此外,边梁内侧还将喷涂吸声材料和贴附隔音橡胶材料,可以减少20%左右的噪音。
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试验段的赖家桥车站到大学城终点站共有6.9公里,将架设404片U形梁。
列车即使脱轨也不会倾覆
除了降噪外,U形梁还具有提高行车安全性的作用,比如列车在梁体内运行,即使脱轨也不会倾覆下落,而且主梁上翼还可以作为旅客紧急疏散通道。
此外,受到侧梁的遮挡,列车车轮、电缆、桥面轨道等都将隐藏到梁体内部,只露出整洁、美观的列车上部车体。
将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
陈德超介绍,由于U形梁在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方面要求较高,目前仅在迪拜、上海等地小范围使用。我市U形梁研发小组经过技术攻关,预计本月20日左右将生产出首片30米长的U形梁,并从明年起逐步安装到位。陈德超表示,如果试验成功,U形梁技术有望全市推广,由于其造价比箱梁降低20%左右,因此大规模使用将节约大笔建设资金。
轨道集团表示,为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干扰,我市轨道交通在城区将尽量采用地下线,只能使用高架的地段也将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部分高架线甚至将用声屏障把整个轨道罩起来,形成“人工隧道”。同时采用弹性轨枕、减振扣件、列车车轮上贴橡胶条,桥梁上使用吸音材料等手段实现减振降噪。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