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 总投资720亿用钢超百万吨
2009/12/17 9:29:44
据中新网消息,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开工仪式15日上午在珠海情侣南路东延长线一段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出席仪式并致辞。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涉及珠海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投资规模高达726.67亿元、海内外关注度高,不仅将对拉动内需等起到较大作用,而且促使大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加速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
将要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按照总体方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耗资约327亿元人民币、整体工程估计逾700亿元,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计划收费50年。大桥有望于2015年至2016年全线通车,通车后三地口岸采取“三地三检”模式。
港珠澳大桥大桥建设将对钢材、水泥和建材等需求相当巨大,特别是创世界难度之最、近七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其工程用料量大,同时要满足设计寿命一百二十年。据大桥报告估算,大桥用钢量、水泥用量分别达123.35万吨、183.55万吨;其中仅海中桥隧用钢便达到91.7万吨,占到近七成半;水泥用量估算达84.33万吨,占逾四成半。
港珠澳大桥“三最”
内地最长寿:内地大桥一般使用寿命都是五六十年,而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建成后可抗八级地震。
世界最长:根据近期批复的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世界最难: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括6648米海底隧道。大桥初步设计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喜刚曾表示,大桥主体工程中的海底隧道和人工岛部分,其施工技术难度在目前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研究25年方案十几种单“Y”方案终定案
港珠澳大桥最早在25年前由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提出,此后陆续出台设计方案不下十几种。其中,把港澳、深圳、珠海四地连通的双“Y”字方案和公路铁路桥“二合一”的方案曾广受支持,但最终被舍弃,最后单“Y”字方案被选定。
双“Y”字方案被放弃后,珠三角东西两岸将再建一座跨江通道——深(圳)中(山)通道来缓和珠江东西两岸运力饱和的困境。深(圳)中(山)通道已被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深中通道目前还不能预计开工日期。
大桥区域可能变成美丽海湾?
港珠澳大桥开建,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路段也将于近日动土兴建,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指出,这两大基建对香港旅游业十分正面,将为香港带来新的访港旅游模式。
田北俊指出,未来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铁两大基建项目落成后,将会大大缩短香港至澳门、珠海,以至深圳及广州的交通时间,真正落实珠三角经济融合的概念,将可能改变区内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如现在深圳居民很方便即可利用周末时间赴港旅游消费一样。田北俊认为,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铁落成后,无疑有机会令一些来港旅游的国际旅客缩短行程,顺道前往澳门或广东省其他城市旅游,同时亦可能吸引不少到内地的旅客顺道前来香港旅游。
他说:“去年,广东省全年共接待外国游客六百万人次。如果能吸引其中一部份旅客来港,应可大大提升香港的旅游收益。”
站在港珠澳大桥的另一端,澳门经济学会会长刘本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预想:“作为一座在海上建设的大桥,港珠澳大桥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就像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无敌大海景,所以我希望大桥在设计上能多一点艺术元素,让人在过桥的时候有更好的享受。而珠海有不少岛都在桥下,是不是可以利用开发旅游资源?我们把大桥区域变成一个美丽的海湾?”
珠海将“一步入豪门”
在国务院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珠海在国家战略层面首次被定位为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但作为滨海城市的珠海,却没有“舟楫之利”,而且“手无寸铁(路)”,成了交通“盲肠”。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分析师蔡建明认为,珠海要成为西岸核心城市,首要战略目标就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珠海试图以“一桥、双港、三铁、八高速”打通珠海的奇经八脉。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将点活珠海港,形成一条与广州到深圳、香港一样强大的客货运输走廊,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完全改变珠海在华南经济圈中的地位,“一步入豪门”。
北京师范大学不动产学院副教授黄兴文表示,大桥建成后“香港上班、珠海居住”的梦想将会变成现实,而港珠澳大桥对珠海城市价值的提升,首先会在地产方面最先体现。有关统计显示,港珠澳大桥与广珠城际轨道、广珠铁路等项目持续刺激珠海房地产业。
珠海正在利用港珠澳大桥,促成经济腾飞,并提出“大投入快发展、调结构优发展。”港珠澳大桥、横琴岛、广珠铁路、航空产业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纷纷上马。今明两年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发展转型”,计划投资3169亿元,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启动67个项目,超过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有关人士评价,彷徨多年的珠海人,仿佛找回了初创特区时的感觉,激情迸发。
激活珠江西岸
有关珠江三角洲的物流业调查显示,珠三角东岸已经成为以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为主的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尤其以深圳、东莞最为突出,东岸是香港航空物流、港口货运的主要腹地,通往香港的陆路成为中国最繁忙的公路之一。与此相对,珠三角西岸的外向物流中心却尚未真正形成。
据悉,珠江三角洲东西岸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现在的珠三角运输网络被珠江给分割开来。主持《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运输研究》课题研究的陈元龙认为,港珠澳大桥可满足香港与珠三角西岸沟通和联系的需要,把香港在法律、物流、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和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优势紧密联系互动起来,可为双方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中,深圳地区的货源占30%,东莞地区的货源占43%,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占10%,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仅为17%。珠江口东西岸之间的过江通道严重不足,公路仅有虎门大桥,水路仅有虎门渡口。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由于连接珠江两岸的虎门大桥一个昼夜的车流量达到7万—8万辆,已接近饱和,节假日时常拥堵。
珠三角西岸地区的崛起需要更紧密地与港澳融合,而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激活现有的西部沿海通道,带动西岸地区以至粤西经济发展,广东金融学院研究区域经济的李培祥副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粤港澳同入一小时交通圈
李培祥分析,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基础建设投资对目前经济回暖有所帮助,从长远来看,将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融合有重大意义。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大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粤港澳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三地紧密合作已有实力参与世界城市群的竞争。广东的发展离不开港澳,粤港澳的发展与三地互利合作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承接港澳产业转移,通过加工贸易发展壮大,粤港澳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仁洪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促使粤港澳三地联系更紧密,形成城市圈,物流综合成本有所降低,配送时间更快,形成更大城市配送物流需求。
香港运输物流学会前会长梁刚锐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将拉近香港和珠三角的距离。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香港仅可借深圳进入内地,路径过于单一,辐射打折。”港珠澳大桥无疑给香港注射一剂“强心针”,不仅使其通往内地更加便捷,还扩大了香港的发展空间,港珠澳大桥彻底结束了香港与珠三角西翼的交通难题。
澳门经济学会会长、曾组建“民间关注港珠澳大桥小组”的立法会议员刘本立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澳门而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港澳之间出现了第一条陆路快速通道,这比以往减少2/3交通成本,意味着澳门进入整个港珠澳的一小时经济圈,“澳珠都市区”将与“港深都市区”媲美。
三地能否同期完工?
如果三地不能同时完工,大桥效益将无法达到最佳。“如果三地不能同期<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