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好还是“太阳能”好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展开得如火如荼之际,这样一则消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对澳大利亚夫妇建造出一座可随太阳旋转的房屋。房屋依山傍水而建,大部分由玻璃和钢材搭成。除了能够利用自身旋转获得理想的自然光以节省电能外,房屋还利用地热供暖等符合生态理念的设计。而据记者了解,其实这种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环保房屋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推广,例如在德国,类似这种符合环保理念设计的低碳屋已经有了它的专有名词――“被动式住宅”。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城市建设应用可再生能源,而且我国已经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作,对纳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财政将予以5000万元至8000万元不等的专项补助。那么,我国目前可再生建筑的应用情况如何?是否“随太阳旋转的房屋”是唯一的途径?带着相关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士、部分节能楼盘开发商、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厂家等。
低碳建筑之路千万条
在记者能搜罗的信息中,锋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楼盘可以算得上是最接近“被动式住宅”概念的。该公司董事长张在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一句话是:“说到中国的绿色建筑,从我的实践来讲并不比国外落后”。
减少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能源消耗是关键,这都可以通过房屋结构的改造来实现。据张在东介绍,锋尚在建设楼盘时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原理。张在东表示:“建筑节能关键在于房屋系统的整合,比如通过增加墙的厚度、更多使用保温材料、使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等都能够大幅节能,并且效益远远大于增加的建筑成本,对于碳减排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举例说,他们在南京建房时,从80米深的地下取得了地热,并且借助房屋本身的结构、利用太阳能,不需要传统的电力就可以达到人体适宜的温度。
而记者在采访南玻集团的工程玻璃技术总监许武毅时,得到的感觉是,在节能建筑上,节能玻璃就能包打天下。许武毅向记者讲解了他极为专业的理论:夏季挡住外来的太阳辐射,冬季保护住暖气不让它丧失――即挡住长波红外辐射。”根据许武毅的介绍,其实只要在玻璃上镀膜就能实现这样的要求。南玻集团副总裁张凡告诉记者,其实镀膜后的节能玻璃使用成本并不高。张凡说:“建筑节能玻璃广泛的应用于住宅条件已经非常成熟,现在房价动不动就到了二、三万,实际上目前来说用上建筑节能玻璃的话,使每平方米的造价仅仅增加10块左右,但是带来的好处,每年在空调、取暖的用电可以节省300~500块钱。”
可再生能源建筑不等于加个太阳能
在采访中,此前记者本来相当看好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反而受到了“冷落”。
来自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涂逢祥向记者表示:“我们不主张在大城市里面,房屋很密集的地方到处贴太阳能电池,那是很不经济的,如果在大城市、房屋很密的方面,四面都是太阳能电池,那是浪费资源。”
当然也有人士认为,之所以目前太阳能运用到建筑中存在阻力,主要是因为其蕴含有较大的市场风险。来自绿色地产研发中心林武生主任说:“和众多绿色技术一样,太阳能多少是新技术,使用了这个技术以后,你的开发商承担了更大的技术风险和责任。装一套太阳能系统,如果它坏了房主就来找开发商解决问题,那么开发商就承担了更多风险。”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