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后汉江“喊渴” 调水引关注
解渴之后,工程真正能够做到造福百姓,惠及民生,才是人们最大的期盼。
12月26日下午,作为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位于湖北省潜江、天门境内的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实现截流,汉江下游将面临缺水。
而从长江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的引江济汉工程,一个月前其通航控制性工程已在潜江市高石碑镇开工,进入实施阶段,计划4年完成。
这“一调一引”之间,引江济汉工程为何上马?它能给当地带来什么?人们担忧的水生态等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呢?
南水北调后汉江“喊渴”
汉江下游两岸的潜江、沙洋等县市是湖北的鱼米之乡,还盛产棉花、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然而几年前,记者在潜江等地就多次听到议论:汉江水量季节性较强,南水北调保证了北方用水,我们这里肯定要缺水。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汉江流量受降雨影响,也和上游丹江口水库的泄水量直接相关。”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刘子慧介绍。丹江口水库原库容为174亿多立方米,大坝加高后增至339亿多立方米。据统计,过去水库多年平均来水为388亿立方米,每年约200亿立方米的水放到下游。然而根据规划,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调水后,每年将给北方“抽”水90多亿立方米。要保证丹江口水库正常库容,流向下游的水量将降到100多亿立方米。将来随着调水增多,汉江下游可能“喊渴”。
有关水利专家认为,如果汉江下游流量过少,将对通航、生产生活用水等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水量减少,流速减缓,会导致水里的污染物相对增高,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即“水华”现象。专家坦言:长江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带来的水生态问题至今仍未消除,前车之鉴不能忘!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