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核电站3号机组开工建设
2010/1/13 9:38:29
日前,海峡西岸首座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3号机组开工建设。至此,国家核准宁德核电站建设的4台机组中已有3台进入在建施工阶段。
宁德核电站是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后开工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项目厂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辖福鼎市秦屿镇,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采用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4台机组,预计4台机组将分别于2012年至2015年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是建国以来福建省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
宁德核电站自2008年2月18日1号机组开工以来,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目前,1号机组已完成穹顶吊装,进入核岛设备安装阶段;2号机组已于2008年11月12日开工,现已全面进入土建高峰期。3号机组在总结1、2号机组施工经验基础上,在核岛土建施工中首次采用A/B/C整体浇注方案,与以往采用的分层浇筑方案相比,可有效节约工期,优化施工工序,降低建造成本。该机组采用的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国产化率还将突破80%,刷新国内此前开工项目同类设备国产化率纪录。其中,DCS系统的控制部分将首次实现100%国产化。
CPR1000技术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成功建设和运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基础上,经过渐进式改进和创新形成的一种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自主化国产化程度高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该技术吸收借鉴国际国内核电站的技术经验反馈,实施了18个月换料、全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DCS)、半速机等16项重大技术改进,主要设备由国内专业厂商提供,设备国产化水平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稳步提升。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开工建设的第11台CPR1000核电机组,宁德核电站3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将超过80%。截至2009年底,宁德核电站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36.1亿元人民币。
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宁德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电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700万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相当于种植4000多公顷的森林,对福建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宁德核电站是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后开工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项目厂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辖福鼎市秦屿镇,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采用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4台机组,预计4台机组将分别于2012年至2015年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是建国以来福建省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
宁德核电站自2008年2月18日1号机组开工以来,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目前,1号机组已完成穹顶吊装,进入核岛设备安装阶段;2号机组已于2008年11月12日开工,现已全面进入土建高峰期。3号机组在总结1、2号机组施工经验基础上,在核岛土建施工中首次采用A/B/C整体浇注方案,与以往采用的分层浇筑方案相比,可有效节约工期,优化施工工序,降低建造成本。该机组采用的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国产化率还将突破80%,刷新国内此前开工项目同类设备国产化率纪录。其中,DCS系统的控制部分将首次实现100%国产化。
CPR1000技术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成功建设和运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基础上,经过渐进式改进和创新形成的一种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自主化国产化程度高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该技术吸收借鉴国际国内核电站的技术经验反馈,实施了18个月换料、全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DCS)、半速机等16项重大技术改进,主要设备由国内专业厂商提供,设备国产化水平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稳步提升。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开工建设的第11台CPR1000核电机组,宁德核电站3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将超过80%。截至2009年底,宁德核电站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36.1亿元人民币。
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宁德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电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700万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相当于种植4000多公顷的森林,对福建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