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江60年交出合格答卷 万里长江保持优良生态
60年来,长江委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同时开展流域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成基本农田1079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9万平方公里;实施了水生态修复,尝试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对长江中下游圩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水面面积2900平方公里;实现了千百年来从围湖造田,向主动还江河湖泊空间的历史性转变,流域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
长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初步建成,水旱灾害得以有效应对。长江委一直把防洪抗旱作为治江的重中之重,流域初步建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分蓄洪区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抗旱体系,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应对了1954年、1998年大水、2006年川渝大旱等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损失。
长江流域建成一大批骨干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三峡等一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陆续建成,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逐步推进;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如期开工,我国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初步形成;长江干支流通航能力不断增强,黄金水道的功能进一步发挥。统计表明,长江流域已建水库约4.6万座,总库容2500多亿立方米;建成地表水蓄、引、提、调水工程约522万座,实际供水能力2050亿立方米;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26亿亩;已建和在建水电站2400多座,总装机容量1.32亿千瓦;长江水系通航里程7.1万公里。流域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形成,为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涉及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开启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新纪元。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