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机床实施强企战略纪实
2010/3/29 9:37:43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正在快速发展的齐二机床,求贤若渴。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五湖四海,广纳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逐渐构筑的人才高地为企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视人才为“命脉”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扶持政策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齐二机床从一开始就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举措,提出并始终坚持了选才要“德才并重,内外兼容”,育才要“舍得投入,舍得时间”,用才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年龄,不唯身份”,留才要“靠制度,靠真情,靠环境,靠事业”等全新的理念。
招募人才,齐二机床不仅把目光放在本市,还把眼界瞄向省外院校,并组成专业招聘团队,跨省区参加相关招聘会。企业先后同北京、西安、武汉、郑州等10多座大中城市的50多所院校建立了联系,吸引了来自广东、江苏、海南、新疆等地的一批毕业生。企业对于在困难时期流失到外地的人才,在政策上作了明确规定,只要其本人具备条件,企业又切实需要,热情欢迎他们回厂工作,当初的“孔雀东南飞”变成了现在的“燕归来”,260多名技术、生产和管理骨干返回企业。
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到来,给齐二机床带来了更大的变化。
广开“纳贤”渠道
目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齐二机床作为骨干企业,承担了减轻就业压力的主要责任,为许多优秀毕业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2003年毕业的大学生胡忠林,现已在企业与德国罗特乐公司合作设计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项目中担任金切部主管。在开发研制新项目中,与他一样的青年设计员、工艺员的比例占课题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为留住人才,企业对刚从校门入厂的学生,参照本地区在岗职工人均偏上的标准发放工资,并根据学历层次进一步增加;对直接引进的成熟人才,工资待遇要高于厂内同等条件相关人员,并随着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标准也大幅增加。对家在外地需居住独身宿舍人员,企业专门筹建了大学生公寓,每月只收20元管理费并且另外给予伙食补贴。几年下来,企业平均每年招收本科以上学历学生100多名,大部分来自省内高校,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工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近20个专业。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岗位上的骨干。
不仅广招人才,企业还不断培养人才。企业近两年来就组织了经管人员市场营销、物资采购、商务英语等培训班20多个,有近300人参加学习;分期分批组织501名符合工人技师报名条件和206名符合高级工人报名条件的员工,参加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培训及考核;组织中层管理干部听报告、看光碟,请专家讲座,使300多人次受益;副总级以上领导则坚持利用每周日业余时间集中学习。不仅如此,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技术工程、材料工程、工商管理等研究生班,有102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学习,企业为此投入资金近70万元。
建立“奖优罚劣”机制
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服务。为此,齐二机床建立奖励机制,以最大可能激发人才的积极性。
江崇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车间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后因工作需要调入设计部门。企业鼓励他在新产品研发中挑大梁,几年下来,他先后完成了14种主导产品和6种专机的主管设计工作,并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他主管设计的世界首台XNZ2430重型数控龙门混联机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在“高、精、尖”重大数控装备上的突破,该产品获得了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和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他本人荣获2009中央企业青年成长成才“身边的榜样”称号,并担任了设计院副院长,成为全市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几年来,企业建立了以岗位工资为基础,绩效工资加奖金的结构工资制,制定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的激励政策,设立了科技人员重大成果奖和科技带头人岗位津贴以及车补政策。企业还设立了总经理奖励基金,用于分阶段或者随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仅三年来,企业就累计拿出近300万元重奖科技人员。
人才兴则企业兴。齐二机床为明天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视人才为“命脉”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扶持政策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齐二机床从一开始就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举措,提出并始终坚持了选才要“德才并重,内外兼容”,育才要“舍得投入,舍得时间”,用才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年龄,不唯身份”,留才要“靠制度,靠真情,靠环境,靠事业”等全新的理念。
招募人才,齐二机床不仅把目光放在本市,还把眼界瞄向省外院校,并组成专业招聘团队,跨省区参加相关招聘会。企业先后同北京、西安、武汉、郑州等10多座大中城市的50多所院校建立了联系,吸引了来自广东、江苏、海南、新疆等地的一批毕业生。企业对于在困难时期流失到外地的人才,在政策上作了明确规定,只要其本人具备条件,企业又切实需要,热情欢迎他们回厂工作,当初的“孔雀东南飞”变成了现在的“燕归来”,260多名技术、生产和管理骨干返回企业。
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到来,给齐二机床带来了更大的变化。
广开“纳贤”渠道
目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齐二机床作为骨干企业,承担了减轻就业压力的主要责任,为许多优秀毕业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2003年毕业的大学生胡忠林,现已在企业与德国罗特乐公司合作设计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项目中担任金切部主管。在开发研制新项目中,与他一样的青年设计员、工艺员的比例占课题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为留住人才,企业对刚从校门入厂的学生,参照本地区在岗职工人均偏上的标准发放工资,并根据学历层次进一步增加;对直接引进的成熟人才,工资待遇要高于厂内同等条件相关人员,并随着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标准也大幅增加。对家在外地需居住独身宿舍人员,企业专门筹建了大学生公寓,每月只收20元管理费并且另外给予伙食补贴。几年下来,企业平均每年招收本科以上学历学生100多名,大部分来自省内高校,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工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近20个专业。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岗位上的骨干。
不仅广招人才,企业还不断培养人才。企业近两年来就组织了经管人员市场营销、物资采购、商务英语等培训班20多个,有近300人参加学习;分期分批组织501名符合工人技师报名条件和206名符合高级工人报名条件的员工,参加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培训及考核;组织中层管理干部听报告、看光碟,请专家讲座,使300多人次受益;副总级以上领导则坚持利用每周日业余时间集中学习。不仅如此,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技术工程、材料工程、工商管理等研究生班,有102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学习,企业为此投入资金近70万元。
建立“奖优罚劣”机制
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服务。为此,齐二机床建立奖励机制,以最大可能激发人才的积极性。
江崇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车间从事技术服务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后因工作需要调入设计部门。企业鼓励他在新产品研发中挑大梁,几年下来,他先后完成了14种主导产品和6种专机的主管设计工作,并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他主管设计的世界首台XNZ2430重型数控龙门混联机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在“高、精、尖”重大数控装备上的突破,该产品获得了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和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他本人荣获2009中央企业青年成长成才“身边的榜样”称号,并担任了设计院副院长,成为全市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几年来,企业建立了以岗位工资为基础,绩效工资加奖金的结构工资制,制定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的激励政策,设立了科技人员重大成果奖和科技带头人岗位津贴以及车补政策。企业还设立了总经理奖励基金,用于分阶段或者随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仅三年来,企业就累计拿出近300万元重奖科技人员。
人才兴则企业兴。齐二机床为明天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