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安徽纺织业推行“五化”调结构

安徽纺织业推行“五化”调结构

2010/4/15 9:10:52

我省纺织产业建立产业退出机制,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着力转变纺织工业发展方式。

  我省棉纺行业重点淘汰建国前生产的以及所有“1”字头型号纺纱和织造设备,A512型、A513型系列细纱机;毛纺行业重点淘汰B250型毛精纺机、H212型毛织机等落后设备;印染行业重点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平网印花机等落后生产工艺设备。通过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实现行业节能减排任务。

  与此同时,我省着力推行“五化”促进结构调整。以“精细化”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精梳纱线、高支纱比重,发展色纺纱线、差别化纤维、高档纯棉及混纺面料,扩大紧密纺比重。到2011年,精梳纱比重达到60%以上,无结头纱比重达到85%以上,无梭布比重达到70%。以“品牌化”促进区域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具有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资源优势的皖北服装工业园,提升具有生产成本、创新能力、区域营销优势的皖东南服装产业集群。以“特色化”培育企业壮大,增强合肥普尔德公司、安徽三维无纺布公司等一批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拓展汽车、房地产和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需求产业用纺织品的份额,打造优势产品,形成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配套化”拉动整体成长,突出应用配套,扶持鸿润、星星等一批家纺骨干企业,增强规模竞争力;围绕功能化、时尚化和个性化,重点提高中高档床上用品、手工艺制品和毛巾等产品的配套率。以“集群化”提升产业规模,逐步打造以华茂为龙头的纤维—服装棉纺织产业集群,以芜湖中天印染为龙头的皖东南服装产业集群,以阜阳京九丝绸为龙头的皖北丝绸服装鞋帽产业集群,以淮南新南港为龙头的汽车装饰品产业集群,以蚌埠一毛、二毛为龙头的毛纺织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三年内,全省纺织服装专业镇达到10家左右。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