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铁矿石进口资质百万吨以下一刀切 山西钢企未受影响

铁矿石进口资质百万吨以下一刀切 山西钢企未受影响

2010/4/16 9:21:03
一位省内钢铁行业权威人士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表示,无论是上规模的大型钢企,还是规模较小一些的企业,可能都不会受到“百万吨标准”的影响。

  “百万吨标准”就是稍早时候中钢协提出的铁矿石进口资质标准,即铁矿石业务量低于100万吨取消进口资质。该人士表示,目前山西省的铁矿石业务量较大的企业是海鑫钢铁和太钢,其余企业的业务量较少,海鑫钢铁的铁矿石业务量约为300万吨,对外依存度约为70%,太钢的业务量同样约为300万吨,均超过了中钢协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太钢手握两个矿山,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约为40%,据透露,其在吕梁的第三座矿山如果投入运营的话,集团的铁矿石依存度应该会进一步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晋城钢铁和中阳钢铁,上述人士称两家钢企都自建了自己的铁矿石贸易公司,“由于铁矿石业务量较小,其贸易公司均与国内较大的贸易商合作,定期从中获得一定量的铁矿石份额”———前者刚刚卷入“力拓行贿丑闻”,晋钢被指向铁矿石贸易中的关键人物行贿。

  “按照中钢协的标准,上述两家钢企的贸易公司属于将被‘切掉’的部分。”权威人士称,中钢协的标准终究还是属于“行业自律”范畴,“对钢企的约束力较弱。”

  据了解,在本月早些时候中钢协曾号召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未来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以抵制其垄断行为———然而,大部分钢企和贸易商依然我行我素。

  “贸易商是合法的企业,不会因为中钢协的一句话就放弃经营。”上述人士称。

  上述权威人士强调,由于国内铁矿的整体品位较低,基本在30%左右,开发成本较高,投资国内矿山的成本远高于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国内鲜有资本流入铁矿山,以至于形成国内钢铁行业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这导致国内钢铁业在全球整体属于弱势行业,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对行业的扶持政策。”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