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南通建设长三角能源基地

南通建设长三角能源基地

2010/5/25 9:12:36
   对南通来说,无论是新能源还是能源及装备产业,今年都是一个收获年:大唐电厂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国核维科锆铪有限公司核级海绵锆项目主体工程在南通开发区奠基,该项目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提供保障;央企中航集团公司注资南通,重点研发和生产海上风力发电用的塔筒、机舱罩等产品。

  2009年,南通市提出实现千万千瓦级发电装机、千亿元产业销售的“双千”产业发展目标,以追风逐日的热情,强力推动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全面建设长三角重要的能源基地。     

  电力能源能级大提升   

  当你点亮电灯,打开电脑,可曾意识到,这能量可能来自煤,也可能源自风、稻麦秆,甚至垃圾!  

  从单一的火力发电到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从陆上到大海,南通的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发展迅猛。  

  江苏大唐吕四港电厂前3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已并网发电,4月15日,4号机组通过验收,进入启动并网发电的程序。“截至5月上旬,大唐吕四港电厂已完成销售5.7亿元。”启东市发改委主任袁鸿飞说,“大唐吕四港电厂并网运行,使南通电力能源大大提升了一个能级。”  

  目前,南通已拥有天生港电厂、华能电厂、大唐吕四港电厂三大主力电厂,500千瓦及以上机组装机总容量达555万千瓦。  

  在广袤的黄海之滨,一台台风车如巨人挥舞着长臂。2006年10月,江苏省第一台风电机组在如东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江苏风力资源大省没有风电的历史。2008年12月18日,江苏华能启东风电一期工程实现了全部61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我国100MW级风电场当年开工建设、9个月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10个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的新纪录。龙源江苏如东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场的首批两台风机去年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市首次把风电事业推向了蓝色海洋时代。  

  风能清洁而环保。专家测算,以华能启东风电一期为例,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0吨。  

  截至2009年底,南通市已建、在建的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到76.2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54.4万千瓦,占江苏省的57.6%,居全省第一。在我们平常使用的电中,每百度电有4.5度来自风能。  

  能源、新能源产业带动了装备制造业发展,林洋新能源、东源电器、九鼎集团、神马科技、万达锅炉等一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以风电装备为例,启东东元风电场和如东东凌风电场选用的是南通航天万源安迅能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风机,华能一期工程用的塔筒全部来自南通本地企业,二期叶片则采用南通东泰电工复合材料公司的产品。生产玻纤复合材料的九鼎集团转型生产风机叶片,同时加强自主研发,生产1.5兆瓦双馈变频变桨风机。随着整机制造商东方汽轮机、广东明阳风电的落户,南通风电装备制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光伏装备制造同样形势喜人。南通晶硅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林洋新能源公司,产能已达到500兆瓦,实际产量超过300兆瓦,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三。强生光电公司主要生产非晶硅薄膜电池,创造了单线产能、电池转换效率、设备投入产出比和批量投产时间4项全国第一。     

  “三大基地”的构想与实践   

  “从2007年开始,我市电力从输入输出基本平衡转为纯输入型,约40%左右的电力供应需要从外部受进。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不加快电力能源建设,电力供应将更多受制于人。”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陆雪松说。  

  2009年7月,《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出台,《纲要》提出,到2011年,全力实施“双千规模”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双千规模”即千万千瓦发电装机规模和千亿元产业销售规模。“三大基地”即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长三角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纲要》分析南通市建设新能源、能源基地和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渥条件。南通市是全国发展风电的重点规划区域之一,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64米/秒,具有建设“海上三峡”的天然禀赋;日照资源较为充裕,沿海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可开发利用价值大;500千伏输电网络逐渐完善,具备了向外网大量输送电力的通道,正在规划之中的1000千伏超高压线路越境而过,将有力保障南通市电力向上海、苏南输送,奠定了南通市能源基地基础。  

  在一期工程并网发电后,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着手2台13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扩建准备工作。天电和华能合作的两台100万千瓦机组即将获批,将创造两大电力集团合作的范例。在“上大”的同时,我市积极“压小”。去年12月6日,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圆满竣工,不仅满足近130家单位的用热需求,也明显改善了西城区人居环境。天电公司通过受让3家热电企业5.4万千瓦机组容量,拓展了发展空间。这一项目实施可节约标煤约1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800吨,分别占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10%和37%。  

  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华能启东风电二期即将开始建设,两期建设完成后,陆上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2-4.5亿千瓦时。华能启东风电场海上风电项目也提上议事日程,正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核准。随着“金太阳工程”推广实施,光伏发电将逐步在我市展开试点。   

  风电运行、维护人员人才培训基地和江苏中英新能源研究中心的成立,为能源及装备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并开展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产业化重点开发。     

  能源及装备热的冷思考   

  一场金融危机,让光伏电池及组建价格下跌一半。刚刚走出危机阴影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对此还心有余悸。  

  “随着风电场建设加快,更多地民营企业加入到风电设备生产制造中去。目前超过80家整机制造企业迈入风电领域,一些小企业面临被洗牌的危险。”一家风电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  

  政府部门同样在思考新能源、能源及装备的转型升级问题。  

  “陆上风能开发占用土地,如何做到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太阳能电池产业如何掌握核心技术,站在最前沿?如何拉长产业链?”陆雪松说,这些问题,有的在《纲要》中有了阐述,有的还在探索之中。  

  尽管南通市部分企业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但多数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传统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企业规模与大型国字号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及配套设备生产规模仍然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风电等装备的本地配套能力仍然较弱。  

  为解决上述问题,《纲要》规划,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风力设备研发中心,在启东建立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研发中心,在如皋、通州分别建立输变电设备研发中心,在南通大学建立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研发中心。在全市以“三带五园”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带动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以“三带”为基地,有重点地扶持企业攻坚关键技术,以新技术突破市场销路,巩固和加强我市原有的产业基础。继《纲要》之后,市政府在今年初出台了《扶持市区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  

  九鼎集团目前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对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九鼎集团董事长顾清波说。  

  华能启东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炽昌说,风电走向海洋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风电安装与南通船舶制造资源可以更好结合。他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整合资源,利用我市沿江船舶业的优势,早日形成海上风电施工作业配套设施制造能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