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一江清水2013年送达北方 南水北调烙印记

一江清水2013年送达北方 南水北调烙印记

2010/7/7 9:03:45
经过长达50年的规划和论证,2002年12月底,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正式在江苏、山东两地启动。江苏作为东线源头,经过近6年艰苦奋战,调水和治污两大部分工程进展顺利,已具备送水出省条件。随着后期建设提速,江苏可确保2013年将一江清水送达北方。

    6月中下旬,记者深入东线一期工程沿线采访,为读者揭开这项浩大工程的神秘面纱。

    服从大局,江苏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工程

    缺水!中国北方告急!

    很多人知道南水北调是为了解决北方严重缺水而建的国家战略工程,但也许并不清楚,北方缺水究竟到了何等程度。东线工程动工时,黄淮海流域缺水量每年约250亿立方米,而今年则直逼300亿立方米。东线天津、济南、胶东等地已多次发生由干旱引起的供水危机,终点站天津今年缺口将达12亿立方米。尽管北方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8%,但缺水状况仍在加剧。

    立项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统筹考虑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调水量和调水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等方面来说,南水北调工程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也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

    按照国务院部署,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必须在2013年建成通水。届时,山东及我省苏中、苏北6市的数千万百姓将能喝上长江水。

    江苏既是东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受水区,在国家南水北调战略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全省上下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国家决策部署上来。

    据省水利厅厅长、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吕振霖介绍,东线江苏段工程有一个和全国南水北调不同的特点,它是建立在已运行40多年的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的新老结合工程,这是江苏对南水北调东线的最大贡献。江苏的贡献更体现在工程的建设上。如今,东线江苏境内一期工程已实现阶段性重要建设目标,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调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治污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征拆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南水北调基金征收逐步提高。今后4年,江苏将按照中央部署,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工程,确保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往北“抬”水,全力以赴建好九级泵站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长1156公里,全线共设立13个梯级泵站,其中江苏境内9级,输水线路总长约800公里,总扬程达40米。也就是说,所谓向北送水,其实是通过一个个大泵站向北“抬”水。据测算,从江都枢纽抽引的长江水,经过10天即可送达山东。近年我省上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在上百个工地,就是为了使工程能够更快更好向北送水。

要使江水翻越9个梯级流向北方,加快建设沿线泵站群是关键。根据规划,江苏境内一期工程需新建、扩建大型抽水泵站18座,东线一期工程抽江规模从现有的400立方米/秒扩大到500立方米/秒。其中,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刘山站、解台站、蔺家坝站、淮安四站及输水河道、淮阴三站及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已全面建成,江都枢纽泵站改造工程进入扫尾,苏鲁边界水资源控制工程正抓紧建设。2009年批复我省的刘老涧二站、泗阳站、泗洪站和皂河一、二站都已开工。目前,我省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3亿元,已具备调水出省的条件。

    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张劲松告诉记者,我省原有的江水北调工程对东线建设提速功不可没。江水北调利用大运河作为输水干线,有9个梯级16个泵站,沟通江淮沂沭泗水系,最终将江水送入微山湖,覆盖苏北全境。新建工程加上原有的江水北调工程,构成了江苏南水北调工程体系。

    记者采访获悉,江苏南水北调新系统每年可供水163亿立方米,减去原江水北调系统12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可净增36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洪泽湖的蓄水量。与南水北调中线投资近2000亿元调水90多亿立方米相比,江苏投资不到200亿元即净增调水36亿立方米,工程投资效率极高。

    “江苏创造”,为水利技术革新提供实验场

    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具有泵站工程座数多、泵型多、扬程低、流量大、运行时间长、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大型泵站数量最集中的泵站群。同时,河道整治工程量大,排泥场占地多,征迁投资大,实施难度高,节约土地和投资的要求迫切。因此,我省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水利新理念、新技术应用的实验场和推广基地,探索出一系列“江苏创造”,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组织专家攻关,我省南水北调泵及泵站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低扬程贯流泵水力模型综合性能良好,有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化设计的立式泵装置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安装检修方便,且投资省、维护费用低,装置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沿线新建和改建泵站,效率比过去泵站有了大幅度提高;大型立式泵叶片调节关键技术应用范围更大,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河道疏浚工程量大,疏浚泥堆场需占用大量土地。由于疏浚泥含水量高,自然固结时间达5年以上,淤泥堆场难以快速复耕,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工程造价。而全新淤泥快速泥水分离和表层固结硬化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使占地面积减少30%以上,占地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上,经济效益巨大。如今,该技术正大步走向产业化,有望在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上广泛使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很多施工的闸站都在大运河沿线,需要不断航并保证原来的抽水功能。泗阳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需要“精确施工”,即分批分段精确算好施工和完工日期,统筹考虑航运、抽水、建设的关系。在运西线徐洪河上投资最大的泗洪站,指挥部里有一张巨大的图表,长达48个月的工期各项目在表上细化到了每个月乃至每一周。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