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之都
曾经有段时间,重工业几乎成了困苦、萧条的同义词,重工业城市纷纷提出要转型、想重生。而德阳却依托装备制造,迅速超越电子城绵阳,稳居四川第二大经济体。
德阳城,不算大,但“德阳造”却是在装备中国。“德阳,就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只大‘母机’。”德阳市经委主任周绍国笑着说,德阳生产的重型装备,在全国处处可见。
新重钢用上“德阳造”
重钢环保搬迁,新重钢就用上了两台“德阳造”———4100毫米宽厚板轧机和1780毫米热连轧机。这两台机器,由位于德阳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制造。生产这两台机器的,是锻件业的钢铁巨人,屹立于中国二重的“自由锻160MN水压机”。
“哐……哐……”裹挟着一股股气浪,16000吨水压机锤头缓缓下落,稳稳地压向体积庞大、炽热通红的钢锭。随着一声声沉闷有力的巨响,地面发出微微的颤动。
“只要这台机器一开动,就是在德阳市区都能听到和感受到这位巨人在工作。”中国二重宣传部副部长熊晓辉介绍,2008年4月10日,中国二重为东方公司生产的直径4570毫米、长3450毫米的核电筒节B完成了第二个火次的锻制。
熊晓辉说:“当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16000吨水压机的气势震撼了,这位世界级的‘钢铁巨人’的诞生,实现了百万千瓦核电低压转子、重型核电电容器、超大型承焜及其他大型锻件国产化。”
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之都
“三峡电站的发电机是由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熊晓辉解释,这就是说,三峡电站的那些巨无霸级发电机,就是德阳的东方汽轮机公司生产的。
重庆的一些兵器装备生产单位,生产兵器装备的重型、精密重型装备,有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德阳的重装企业生产。“其实,我们就是一个生产装备制造的装备制造基地。”周绍国说。
在德阳除了有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等国际一流的重装单位,还有东方电机、东方锅炉、宏华等一大批事关装备制造业、国家经济、战略命脉的装备制造业巨头。
德阳已经是中国的重型装备制造之都。
不重“堆头”看“个头”
“不重‘堆头’重‘个头’。”这样的指导思想,几乎贯穿了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周绍国列举了一组数字:截至目前,德阳有17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其中亿元以上的企业多达1300多户,对全市整个工业的贡献率接近半壁江山。
周绍国说,德阳的装备制造企业总数虽然有限,但每个企业在四川、西部,甚至全国、全世界都算得上一流。
这一点,仅从中国二重的产品分量就能看出。如,今年5月18日,中国二重成功研制世界首支AP1000主管道;国内最大的三峡700MW水轮机转轮体。
建西部现代重装制造中心
德阳在重装与现代制造业的雄心壮志,通过竖立在厂区一大楼楼顶上的“中国二重,装备中国”这八个红色大字就可以看出。
2009年5月26日,新华社一篇约300字的小消息,却向世人传达了重装之都德阳的新梦想———以德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建设西部现代制造中心,在未来5年承接1000亿元产业转移。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宣传部长关绍友,以东汽为例,解释了何为“西部现代制造中心”:在推进核动力、风力、燃机等发电设备产品系列化的同时,东方汽轮机将围绕光伏产业,加快太阳能发电系列产品开发。
“我们的大型海水淡化装备研制,目前已取得成果。”关绍友说,这类海水淡化装备,日净化海水能力可达3万吨,现在样品已研制成功,这一重装设备的投产,将结束我国重型海水淡化装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提交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