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烟台蓝色经济扬帆起航三:风生水起的临港产业

烟台蓝色经济扬帆起航三:风生水起的临港产业

2010/9/17 21:18:18
    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烟台市按照“港区联动、区港一体”的思路,推进临港产业优化升级,重点突破6大千亿元高端产业集群,以汽车、电子、工程机械、能源、造船等为主的临港产业带初步形成,极大地增强了烟台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日前,由蓬莱巨涛海洋重工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全球首个全钢结构模块项目--澳大利亚中信泰富矿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钢海水淡化工程整体模块项目首期完工并分批装船出海。这一项目对丰富我市海洋重工业产品、调整优化临港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海:“这个船出货的是反渗透装置的处理车间,我们采用的是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有效减少了装船时间。”

 
  像蓬莱巨涛一样,我市大宇造船、京鲁造船等一大批船舶及海洋机械制造企业依靠转方式、调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市临港产业风生水起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市借助港口建设的东风,坚持大规模与高端化统一、大引进与大促进并举,重点突破石油化工、海洋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力、临港电子工业等6大千亿元高端产业集群。烟台市港航局副局长吴东有:“石化产业集群,主要以万华、安邦为重点,推进12平方公里的烟台化学工业园区建设;第二个就是冶金,南山高档铝合金,东方不锈钢等等一些骨干企业;第三个就是汽车,现在我们是60万辆,尽快迈到1000万辆;第四个就是船舶产业集群,烟台有大型的三个骨干,大宇造船、来福士造船还有蓬莱的京鲁;第五个就是打造千亿元的电力产业集群,现在我们能看到核电、火电、风电都有了;第六个就是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富士康、浪潮、LG、东方电子这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区,带动全市经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通过对骨干企业的支持、扶持,加上对园区的配套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末,规模达到1.2万亿。”

  物流是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着力建设矿石、原油和液体化工、煤炭、客滚运输、粮油木材、集装箱等六大航运体系,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园区也正在形成。吴东有:“第一就是保税港区为中心的物流园区,第二以西港区、液体化工或莱州的液体化工为中心的液体化工物流园区,再一个以龙口和蓬莱的粮食就是木材物流园区,再就是以龙口的配煤中心物流园区,这四大物流园区已经成形了,目前正在发展。”

  如今,在烟台北部海岸线上,已经聚集起上海通用东岳汽车、鸿富泰电子、斗山工程机械、浪潮乐金、渤海造船、中国化工安邦石化项目等一大批投资过亿、甚至过百亿元的临港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汽车、电子、工程机械、能源、造船等为主的临港产业群,极大地增强了烟台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预计到2015年,我市将基本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良,工业区、港区、城区、物流园区互动发展的临港产业带,临港产业收入达到9500亿元,为促进港口群崛起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全市乃至山东半岛新的经济增长极。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