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造纸原料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造纸原料的现状和未来

2010/9/21 21:16:58

            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纸业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处于低速增长阶段,有的国家甚至出现过产量负增长现象,而中国由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纸张生产与消费量持续高速增长,因此,欧美及日本的部分造纸企业加大了向中国投资的力度,加上中国企业自身特别是大企业高速扩张,使得中国纸业产能迅速扩大,有向世界加工工厂发展的趋势,原料市场国际化更加突出。

   但中国政府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不支持造纸企业的产品大规模出口,表现在2006年就取消了纸张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在2008年取消了废纸加工贸易政策,使利用进口废纸生产的纸张不再享受退17%增值税的待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未来进口木浆和木片将保持适度增长,不会出现过度进口现象。

       中国造纸造林一体化的现状和未来中国大量进口废纸和木浆,虽然缓解了原料短缺,但带来了原料对外依存度过大的问题。到2009年,以进口木浆及进口废纸折合的废纸浆占到原料总量的42%;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使得中国对造纸产业是否安全放心不下。加大国内纤维供给量是缓解原料压力、保障产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实际上中国政府较早地注意到造纸原料短缺并采取了相应对策。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林纸一体化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中国要营造速生丰产造纸林基地550万公顷,使国产木浆比重达到15%。目前规划得到较好地实施,全国有10多家造纸企业实施了林纸一体化工程,其中包括APP亚洲浆纸公司、斯道拉恩索公司、宁夏中冶美利纸业、湖南泰格林纸、晨鸣纸业、太阳纸业、华泰纸业、云南云景林纸、河南龙丰纸业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企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林纸一体化将成为造纸大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造纸企业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起到了示范效应,这影响、带动了企业周边地区造林的积极性。造纸企业只少量使用自己营造的林木资源,大量木材原料是靠向周边地区收购,这些外购原料能有效支撑企业木浆造纸能力扩张。一些目前年产10万吨化机浆项目的企业,体会到了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好处,正在准备扩张到20到30万吨的产能。

  近年来,中国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林权直接分配到农民,林地承包期为70年,林地承包人有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转让权,这极大调动了造林的积极性,从长远看,这对中国造纸行业原料的提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短期看,由于林权分散到个人手中,给造纸企业规模化获取林地增加了难度。

     非木材纤维纸浆的状况, 非木材纤维曾经是中国造纸的主要原料。在1980年,中国非木材纤维比重占总量的60.2%,2009年中国造纸业耗用非木材纤维纸浆1175万吨,比重占总量的15 %,从1980年至今,非木材纤维纸浆的比重下降了45个百分点。

  由于麦草等非木材纤维制浆污染相对较高,中国政府大力淘汰非木材纤维制浆生产能力。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及近期工作安排,造纸行业要在2010年3季度前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以及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还有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也要淘汰出局。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淘汰落后小造纸产能近1000万吨。这些举措,有力地缓解了中国的环保压力问题,促进了中国造纸产业结构的升级。

  但非木材纤维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因此政府鼓励建设规模化生产线,特别是鼓励发展以竹子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中国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地区,全国自然竹林面积约500多万公顷,每年可砍伐的毛竹达5亿~6亿根,年产各类中径竹材450多万吨。近年来,贵州赤天化公司建设一条年产20万吨竹浆项目,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竹浆生产线,四川等多家企业也生产竹浆。竹浆项目在中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麦草制浆方面,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在减少污染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山东泉林纸业公司等数家企业在麦草浆清洁生产方面成效显著,芬兰公司也计划在中国投资建设草桨项目。因此,麦草制浆将迎来新一轮的活跃期。

   随着中国纤维原料短缺压力的增大,及非木材纤维制浆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以非木材纤维为原料的纸浆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综合措施保障原料供给解决中国造纸原料供给问题,除继续执行林纸一体化政策、鼓励国产废纸回收、通过科技手段解决非木纤维制浆污染问题进而提高使用量之外,还要通过综合性措施予以解决。

  (一)建立与需求相适应的产能扩张机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造纸行业作为与国民经济正相关性较强的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经历了快速扩张期。但由于经济的周期性特点,行业会出现相对低速阶段,这种情况下,产能扩张就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不易过快扩张,这即能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又能缓解纤维原料短缺问题。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纤维原料利用率,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化学机械浆的使用量,提高木材纤维利用率。实际上,由于加入化机浆的纸张其有良好的松厚度,市场还是很欢迎的;此外,一些企业生产的竹浆、草浆质量较好,也可部分配抄于原本以木浆为主的产品,进而减少对高档木浆的使用量。追求纸张性价比而不是一味追求高价格的全木浆高档产品,是今后纸张需求市场的重要方向。

       提高产业集中度缓解原料紧张状况,目前中国造纸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这与造纸行业的规模经济性要求不相符合。目前中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造纸及纸制品企业9930家,其中造纸企业3686家,年均产量不足3万吨,这与国际先进国家造纸企业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一些低水平的小企业不仅效率较低、污染大,而且与大企业争市场、争原料,使得本已十分紧张的原料市场更加紧张,供求决定价格,旺盛的需求带动了价格的攀升,进而挤占了行业的利润。因此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加快淘汰效率低下的落后小企业,也是缓解原料紧张状况的措施之一。

  中国纸业正在经历着从造纸大国向造纸强国迈进的过程之中,中国造纸企业将通过不断地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高纤维原料利用率,并降低水耗、能耗,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及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造纸产业。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