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风吹暖渭北
“为改善烟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我们不断完善烟田基础设施,让烟农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这是稳定烟叶生产规模、保证烟叶质量的措施,也是我们服务烟区群众的职责所在,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谈起烟基建设,陕西省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李振海如是说。
近年来,为降低烟农种烟风险、促进烟农增收,咸阳市局(公司)投资1.09亿元用于烟基建设,有效改善了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
渠渠清水润烟田
“我们村种烟已有20多年了。过去,种烟是靠天吃饭,遇到干旱缺雨,人畜饮水都成问题,吃水要到5公里外的深沟里去担。现在,烟水工程不仅解决了烟叶生产的缺水问题,而且彻底解决了村里300多口人的吃水问题!”12月3日,旬邑县底庙镇产场村王存明一边在自家烟田的地头检查烟水工程出水设备,一边向笔者介绍道。
旬邑是陕西省第四大烟叶生产县、省级烟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县,也是咸阳市最大的优质烟叶种植区。底庙镇是旬邑县的烤烟种植大镇。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底庙镇人畜饮水困难,水源成为影响烟叶生产和烟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旬邑县曾几次计划在该镇的支党河建设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工程,但受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一直未能实施。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2006年年底,咸阳市局(公司)相关负责人深入旬邑烟田进行现场调研,与当地领导详细商谈,最后决定在支党河投资建设烟水工程。很快,咸阳市局(公司)聘请技术人员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2007年4月12日,工程正式开工,叩石垦壤,修坝开渠,艰苦奋斗了201天,终于引水成功。这项工程完成后,年供水88.5万吨,不仅解决了底庙、店子河、东牛等行政村2.1万群众、1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和2.5万亩基本烟田生产用水问题,而且还为其他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生产用水。2008年冬至2009年春大旱时,该工程灌溉果树8700多亩、小麦等农作物4300多亩,在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村里干部和烟技员说烟草公司会给我们解决缺水问题,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没想到第二年春田地解冻后,他们就动工引水了,这一工程让我们种烟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了。”说起这个工程,马栏镇前义阳村杨杰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只是在旬邑,彬县、长武、永寿、乾县等县的烟叶种植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带有“中国烟草”标识的烟水工程。近年来,咸阳市局(公司)大力投资修建水井、管网、水渠等,从烟叶育苗、起垄覆膜、移栽、大田管理等各个环节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大大降低了烟农种烟风险。
如今,机井打到烟田,河水引上塬地,蓄水池建在地头,管网铺设相通进,烟水工程使渭北烟区烟农走出了“靠天种烟”的困境,结束了人们往年备“蓄水坑”、靠肩挑和牛拉在深沟里取水的生活。
“一渠清水润烟田,惠民工程暖民心。”长武县枣园乡烟农为咸阳市局(公司)送的匾额代表了咸阳烟区所有烟农的心声。
条条烟路通幸福
顺畅的烟田道路是烟叶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2008年以来,咸阳市局(公司)按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投资1141万元在重点烟区的主要种烟乡、村修建烟田道路。在规划设计中,咸阳市局(公司)把烟路建设项目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村通工程”相对接,明确标准,严格执行砂石路建造标准,确保排水畅通、路面平整、耕作方便,做到既服务农村生产生活,又满足烟叶生产实际需要。目前,拖拉机、旋耕机、农用三轮车等农用机械直接开到田间,一些地方现代化的烟用机械可以入田耕作。
“烟草公司修了烟路后,可以直接用车把化肥、农药运到地头,昔日那种靠肩扛的日子已彻底结束了。”乾县关头乡桥南村烟农张新练指着一条条通向田间地头的道路介绍说,他家的烟田在沟壑区,过去道路不通,育苗时如果下雨,就只能一袋一袋地把肥料扛到育苗点,别提多费劲了。
烟路不仅方便出行,还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种植,这一点永寿县甘井镇烟站站长张文辉有着最深切的感受:“甘井镇有着良好的烤烟种植基础,但因田间道路不畅,烟农们选择烟田都是按路选地,东一块,西一块,无法集中连片。烟路修好后,这一问题得到解决。2008年,甘井镇全部实现了集中连片规模种植。”
一条条延伸的烟路保证了烟叶生产顺利进行,为烟农们架起了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座座烤房促增收
2010年6月,彬县西坡乡票村里一派喜气:5座半自动密集型烤房竣工后,烟农们放爆竹庆祝,并按照当地家中建房的风俗,每座烤房都绑上了着红色的被面。
“密集烤房省时、省工、省煤。”该村烟农王民刚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与旧烤房相比,新建烤房至少能省7个工日,省煤35%左右,亩均增收300元左右。”
以前,咸阳烟区每座烤房能烘烤5亩烟叶。烘烤期间,烟农要守在一旁,不断观察烟叶变化,经常通过增加或减少烧煤来控制温度,调整天窗、地洞大小排湿,不仅累,而且烘烤质量也难以保证。据统计,平均每年每户因烤青、烤黑、挂灰等问题,烟叶损失在15%左右,个别年份个别烟农的损失高达3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烘烤质量,“十一五”期间,咸阳市局(公司)出资建设密集型烤房,以先进的烘烤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密集型烤房配有自控显示器、排湿器、温湿传感器、风机等先进设备,实行强风和温湿度精准自动控制,管理科学且容易操作,不仅降低了烘烤难度,还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一座烤房可烘烤20亩烟叶,大大提高了烘烤效率,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烘烤成本。
“今年,市公司在旬邑县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密集型烤房150座,可使烟农户均收入比往年增加400多元。”旬邑县局(分公司)技术员朱建忠介绍说。
大规模密集型烤房群的建设,加快了咸阳市专业烘烤工场组建的步伐。目前,全市已组建专业烘烤工场13个,覆盖烟叶种植面积1.5万多亩,为“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一座座密集式烤房群在咸阳烟区落成使用,烤房里那一片片飘香的烟叶分明绽放着烟农心头无比的喜悦。

提交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