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找准战略支点 向千亿园区迈进

找准战略支点 向千亿园区迈进

——— 关于湘潭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2010/12/9 11:55:11

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肖克和 

  湘潭高新区根据当前国家和地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部署,结合近期湘潭市委的指示,找准战略支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向千亿园区迈进。 

  迈向千亿园区的必由之路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湘潭高新区的必由之路。首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高新区提出的要求。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被提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在201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单独就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五点要求。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明确要求,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作用,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任务,主动转型,聚焦1-2个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构建公共平台、推进科技金融、汇聚创新人才,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这些强烈信号无疑是对国家高新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指引。作为国家高新区中的一员,湘潭高新区必须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其作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加以大力推进。 

  其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高新区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代表,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其主导技术、产品及市场不断成熟和升级,在未来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道路完全契合“转方式、调结构”的内涵。国家高新区作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应该首当其冲。因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湘潭高新区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途径和有力武器。 

  再次,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湘潭高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湘潭高新区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支柱产业少、龙头企业少、经济规模小的问题。2009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之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国家高新区发展新标准,湘潭高新区提出了下一阶段将以产业发展为中心,推进“三集”发展(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产业超常规发展两个能力,力争“十二五”期末将湘潭高新区建成千亿园区的战略思路。目前,随着发展空间、管理体制机制等瓶颈问题的解决,湘潭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合力已逐步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压延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无疑是湘潭高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好突破口,是湘潭高新区的必然选择。 

  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湘潭高新区已逐渐形成了以风电设备制造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先进能源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以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产业。这几大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基础优势明显,且大部分都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这些产业完全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原则,也囊括在湖南省着力推出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是湘潭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推动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湘潭高新区作了战略布局: 

  一是发挥优势,加速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扩张。湘潭高新区以湘电风能为龙头,引进风电线缆、控制系统、偏航系统等核心配套项目,吸引风电传感器等相关配套项目集聚,延伸完善风电产业链;以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国家风电实验室、风电检测中心等标志性研发、检测机构以及美国终身教授、风电装备产业界知名专家徐亚隆教授等标志性人才的支撑作用,疏通风电产业技术研发发展通道,提升产业技术优势;以湘电新能源投资公司落户为契机,加大风场建设、风电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湘电风能、湘电铁姆肯、宇天机械、金士邦、世通电器等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配套生产能力,助推风电产业快速成长。

 二是强化扶持,培育太阳能光伏、LED等新能源产业。湘潭高新区加快湘电集团大型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项目、蓝绿光电、弘辰光伏等项目引进步伐,形成光伏、LED企业的聚集;争取上级支持,出台支持LED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促进天利恩泽、纯英科技、新曦电子等企业的发展,培育光伏、LED产业集群;借助国家实施百城万盏LED照明应用示范工程和长株潭城市群推广“两型”产品的良机,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光伏、LED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 

  三是依托基础,培育精品钢材制备加工产业。湘潭高新区着眼湘潭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与常熟标准件、晋亿等紧固件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提升紧固件品质,开发高强度紧固件和工程机械及汽车标准件;引进工程用钢结构和商品钢筋加工、配送龙头项目,重点培育钢结构、冷弯型钢、商品钢筋以及配送服务产业;根据国内大力建设油气管网等市场需求,发挥湘钢管线板材优势,引进建设直缝埋弧钢管等新产品、新技术生产线,不断延伸精品钢材制备加工产业链群;巩固与湘潭市钢铁深加工产业协会的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协会丰富的项目、技术资源,积极开展前瞻性产业发展研究,为精品钢材制备加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决策依据。 

  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氛围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谁拥有快人一步的环境和氛围,谁就有可能占领发展先机。未来几年,湘潭高新区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启动,全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融资体系的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营造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氛围,为千亿园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加强研究,强化规划引导。规划是指针。要立足湘潭工业基础优势和湘潭高新区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超前部署,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列入《湘潭高新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之中,明确培育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并努力争取将其纳入省和湘潭市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找准切入点,强化政策支持。政策是催化剂。要准确把握国家、湖南省、湘潭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方向,充分利用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的优势,争取上级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综合性优惠政策,配套出台从项目落地、企业成长到跨越发展的全过程、个性化的“政策套餐”,吸引新项目落户,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健全机制,集聚高端人才。人才是核心要素。把握好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规律,借鉴先进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经验,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特聘“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和“科技特别研究员”等方式,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健全创业辅导体系,扩大创业辅导覆盖面等措施,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及团队,为湘潭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完善体系,促进项目孵化加速。创新体系是产业项目孵化的温床。要大力推进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新平台,吸引一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科技项目入驻,通过强化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大科技投入、提供专业服务等措施,推动项目孵化加速,使之发展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头。 

  五是培育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市场是发展的根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终端的培育,积极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使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加大新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的采购比重,不断将新产品渗透到终端消费领域,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空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