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开放性,衡量通信协议的惟一标准

开放性,衡量通信协议的惟一标准

2010/12/10 13:43:16

目前,建筑自动化领域最流行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当属美国供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协会的BACnet(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网络协议)和美国埃施朗公司发布的LonWorks(局域操作网协议)。

两者同为国际标准,但在操作方式与实现途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业界对其技术上的比较从未停止过,类似“BACnet与LonWorks的技术比较”、“LonWorks与BACnet的应用探讨”的技术分析型文章经常出现在专业杂志、网站、论坛上,时常会引起人们的思考。

商业行为与公益行为的较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欧美国家对楼宇内部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照明、安防、对讲等多种设备被运用到建筑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大量的建筑自动化产品生产企业都开发了各自的网络通信协议。用户在使用这些系统时,受到技术限制,在产品的升级、维护等方面只能选择同一家公司的产品,系统使用、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急需具有互换、互操作性的建筑自动化系统控制产品。

1993年,美国埃施朗公司推出了局部操作网络技术——LonWorks。它通过神经元芯片、收发器和控制模块、网络接口产品模块和开发平台和LonWorks协议,将设备与设备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开放式的系统。神经元芯片是LonWorks系统的“心脏”。埃施朗公司也成为销售Lon鄄Works芯片、普及LonWorks技术的主要推动者。

BACnet是由美国供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协会委托Newman(纽曼)教授组织、由多家企业联合制定的一项开放式协议。它主要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通信标准,将控制网络、信息网络集成于一体,使设备具有互操作性。这是一个通信“软规范”,1995年12月被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采用,成为美国国家标准。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通过BACnet成为国际标准。与此同时,欧共体标准化委员会也批准通过了BACnet成为欧共体标准。

两个协议制定主体不同,协议制定的目的也存在一些差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美国埃施朗公司向世人公开了LonWorks协议内容,但是硬件如何实现LonWorks的协议要求等细节问题作为商业机密,依然没有对外公开。用户只有购买埃施朗公司的产品之后,才能实现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流”,LonWorks产品和技术推广工作中掺杂了一些商业色彩。而BACnet是由十多家企业联合制定的、独立于任何一家企业之外的协议,其目标是将不同厂商的建筑自动化产品及系统通信标准化。它的适用面更广、公益性更强。

开放性是共同的目标

尽管两个协议起源不同、操作方式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两者的功能——实现系统的开放性、互操作性。所谓开放性,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是将通信协议的内容对外公布,允许其他制造商按照通信协议要求开发自己的产品;第二个层次是解决系统之间的交流问题,即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掌握同样“语言”,进行“对话”,实现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互换。第二层比前一层的要求高。

业内专家认为,LonWorks依靠硬件实现开放性,Bacnet依靠软协议实现开放性。两个协议的操作方式不同,但是企业无论是花钱购买Echelon公司的神经芯片、相关配套产品,还是按照BACnet协议,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用“对象”、“属性”和“服务”等要素定义信息格式,提供一种标准表示楼宇自控设备的方式,二者殊途同归,都能轻松地将不同厂家的产品集成在同一个系统之中。这样的功能对于建筑物自动化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业内有着相同观点的人士不在少数。业内专家潘兴华认为,BACnet和LonWorks是目前国内构建集成系统中最常采用的两种通信协议,两者都以满足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为目的,在操作上既有重叠的地方,又各有特点,两者相互补充、互为依托。

两种协议,市场认可度高

尽管业界在LonWorks和bacnet协议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市场上的欢迎程度。业内专家认为,抛开两个协议的制定背景和制定主体,两个协议在技术、操作方式上各有千秋,在业内都拥有很高的人气。

以西门子为代表的欧洲建筑自动化企业,从BACnet成立之初,就参与到协议的编写、推广过程中,并推出具有BACnet协议的APOGEE(埃坡及)顶峰系统。该系统结构灵活、适应性强、扩展方便、软件优化设备运行、操作简单等特点,实现不同厂家设备的互联、互换和互操作,打造无缝连接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而海湾集团在引入LonWorks技术之后,推出相应的产品,也获得了市场用户的认可。

此外,科特贝德等建筑自动化产品生产企业,为了迎合市场,研发了具有BACnet和LonWorks协议的同款控制器和相关配套产品,满足了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也获得较大的发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楼宇自控产品经销商表示,对于用户来说,技术层面的争论再激烈,也不会影响用户的选择。目前,用户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看重产品技术的开放性、灵活性、互换性。企业如果不了解两种协议的特点,只是对一方情有独钟,难以在市场上大施拳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目前,信息化、网络化逐渐向建筑渗入。两种网络通信协议都已实现了和互联网的集成,而且被控对象分布越来越分散,系统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工作效率更高,因此,业内关于两种技术标准优劣的争议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两者协议同生共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才能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