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云南耿马县腾飞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之路

云南耿马县腾飞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之路

2010/12/27 15:15:55

    这是一片富饶肥沃的土地,北回归线穿境而过。这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这里,民风古朴,民俗浓郁;这里盛产粮食、蔗糖、橡胶、茶叶……

   这也是一片延续传统农耕方式的古老土地,村民坐守着良好的自然资源,却只能过上温饱而不富足的生活。

  这里就是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傣语直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

  近年来,耿马被寄予了建设的厚望。2009年,耿马勐撒镇被列为临沧市三个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区之一;2010年,耿马县被列为全省十九个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之一。

  短短两年时间,这片古老的土地迸发出惊人的创新活力,以跨越式的速度从传统农业的末端进入了现代农业的前沿,创造了新烟区建设的“耿马速度”。

  政府引导发展“金色产业”

  耿马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县。摆脱城乡落后面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关系到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耿马发展的新机遇,我们以此为契机,旨在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将农业引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带领千家万户共同致富。”耿马县县委副书记孙树兵说,今年,耿马被列为我省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县,为此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性机遇,将烤烟作为继糖、胶、茶等后的耿马县的又一新兴产业进行培育。

  权威数据表明,耿马有着与世界优质烟区――津巴布韦相类似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条件,是优质烟叶生产最为适宜的区域之一。

  2009年7月,前来考察的联合国津巴布韦烟叶专家评审团一致认为:耿马烟叶有明显的焦甜感,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桔色烟叶居多、油分足、色度饱满、烟碱适中、等级合格率高,工业可用性、安全性强等等。

  耿马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各种自然条件,但耿马的烤烟发展之路并不平坦。2004年,耿马县勐撒镇种了40亩烤烟,这也是耿马县首次种植烤烟。

  群众真正了解烤烟,还得从2008年那场茶叶的价格“灾难”说起。”耿马县勐撒镇党委书记阮进明向记者谈起当地发展烤烟的初衷,2008年,由于茶叶的价格急剧下滑,当地农民茶叶收入由2007年的1.8亿元猛然降至1800万元,农民收入急速缩水。

  农民生产生活陷入困境,勐撒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坐不住了。恰好,当年勐撒镇种了1050亩烤烟,在其它产业遭受价格滑坡重创的情况下,烟叶价格不但没受影响,反而还让烟农增收。阮进明看到,烤烟是一个“既富民、又富财政”的稳定产业,这使他把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目光投向了烤烟。

  2009年,勐撒镇种植烤烟5000亩,并且成为了临沧市三个“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之一,由此,耿马的烤烟生产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耿马作为一个新烟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打牢种烟的群众基础。

  “勐撒90%的农民从来没种过烟,而且种烟程序多、技术难度大,老百姓一开始都不愿意种,所以发动群众种烟,我们就花了很大的功夫。”阮进明说,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种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烟草公司和镇政府整合干部职工,成立工作小组,主动到基层和烟农交心谈心,了解和掌握烟农的思想动向、思想状况,做烟农的知心人,努力解决烟农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将惠及烟农的政策灵活有效的落实到位,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到位,让烟农觉得有实惠,做得安心、舒心,进而建立起以烤烟为主的生产、生活模式。

  群众愿意种烟了,那么如何让群众爱上种烟、轻松种烟,使烤烟成为当地一项长效的产业?“为了稳定种烟规模、提升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着重整合各方人力、物力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在烟区进行了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耿马县县委副书记孙树兵说。

  为进一步改善烟区生产条件,耿马县烟草公司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据介绍,今年耿马全县完成了勐撒基地单元规划基本烟田5万亩,计划实施烟水工程61件,建设卧式密集型烤房40群786座,机耕路30条29.17公里,新建设育苗小棚1346个,配置农机具24台(套),建造防雹点1个,改扩建中心站1个,配备信息设备5台。

  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给耿马农民带来了一举多得的成效。“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路、田、房等综合配套,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烟叶的综合生产能力,还有效改善了其它作物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孙树兵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激励群众的种烟热情,提高基层干部抓烟的积极性,耿马县建立了“以烟养烟”的模式,将烤烟生产的绝大部分收益用于发展本产业。耿马县政府每年把烤烟财政收入的60%用于烟基建设,25%返还给乡镇,并给种烟的村组给予每亩30元的补助。

  政府的这些补助和奖励措施,给耿马的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看到种植烤烟的希望。

  芒抗和小平寨是耿马县勐撒镇芒茂村的两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山区,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村民的生活比较贫困,而更为困难的是这两个村民小组至今没通公路,与外界的物资交换还是依靠原始的人背马驮,交通成为了这两个村民小组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2010年,发展烤烟产业为芒茂村带来了转机。据芒茂村委会总支书朱长久介绍:今年全村共种植了2700亩烤烟,按照政府的烤烟奖励政策,村委得到了5.4万元烤烟种植奖,而这笔钱将用于解决芒抗和小平寨两个村民小组386人的交通出行问题,目前,正在修建的道路被村民亲切的称为“脱贫路”、“幸福路”。

  “通过全面的基础配套、强有力的补助和嘉奖措施,不仅给农民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烟农发展烤烟的观念,增强干部抓烟意识,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采访中,阮进明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努力,烤烟在基层干部群众心中的分量日渐增加,烤烟在农民眼中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金色产业”。

  创新服务促进产业升级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于行业而言,是一场革命性的嬗变,是一项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大探索实践。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于耿马而言,是一个开拓性的工程,不仅为耿马带来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新路子,而且开启了耿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篇章。

  “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烟草产业要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临沧市烟草公司经理杜绍明说,今年临沧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专业化服务,提高烟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同时通过技术培训、生产示范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科技兴烟力度,促进烤烟产业在发展中升级。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由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专业化服务,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陪同记者采访的耿马县烟草分公司生产科科长杨学彪介绍,近两年来,耿马烟草按照“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生产模式,不断健全烤烟生产管理“六大体系”,推行“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完善“五种专业化服务组织”。

  据介绍,耿马烟草在勐撒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以完善专业化服务为载体,实行统一育苗、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烘烤、统一分级,全面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烟叶技术集成化、实现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

  据统计,今年耿马在勐撒核心示范区组建了育苗专业队,实现了100%工场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成立1支机耕队,专业化农机服务率达80%,并实现了跨产业、区域服务;新建植保专业队1支,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植保率100%;成立烘烤专业队8支,100%实现密集烤房专业烘烤和分级。同时,在示范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为烟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有专业服务队在,现在农民就是吃吃饭,做做活,很多事都不用我们操心。”勐撒镇芒茂村大平田组村民胡建告诉记者,今年,他的烟田是机耕服务队犁的,烟苗由育苗服务队提供,烟地里的植保工作由植保专业队承担,烘烤工作也只需要自己采编好交给烘烤服务队,等到服务队烤好,分好级,再过去领取就行。“以前没种过烟,怕种不好,现在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了专业化服务,勐撒很多像胡建那样种烟经验不多的烟农,也一样对烤烟生产充满信心。

  耿马烟草的专业化服务模式,从整体上实现了把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统一起来,实行统一的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同时,对烟农能自理的移栽、浇水、采摘等环节进行分户操作,这种“两统一分”专业化服务模式,既发挥了单家独户的灵活优势,又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行统一的专业化服务能效解决了烟农在生产中的很多难题,但是烟农作为生产的主体,提升烟农素质对实现现代化生产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对农民自身的发展也有好处。”杨学彪说,针对新烟区烤烟生产技术薄弱、部分烟农生产观念保守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和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全县积极开展了科技培训和生产示范为主的技术服务。

  据了解,耿马烟草建立了县→乡镇→村→农户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县公司系统制定烤烟的发展规划和全面的技术与管理方案,通过培训、考核将技术人员分派到各个乡镇,对基层烟站的工作人员和烤烟生产辅导员进行指导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则直接对烟农进行生产辅导和技术教授。今年耿马烟草共计组织576场次培训,培训20208人。

  “烤烟生产合同签订、预整地、移栽、中耕揭膜培土和追肥、封顶抑芽、成熟采摘及烘烤、分级扎把这7个主要技术环节,进行1-3次的培训,都是手把手、面对面地教,争取每家每户都达到拥有一个技术人员。” 杨学彪告诉记者,为提高烟农的技术水平,从培育壮苗到田间管理,再到烟叶分级,耿马烟草对烟农进行一系列的现场培训,努力做到技术人员到户、实用技术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提高科技到位率,同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及时解决各个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耿马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产业的原则,整合专门技术技能人员,集成推广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准烘烤等精准生产技术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杂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依据《临沧烤烟生产综合标准》和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统一生产技术方案,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形成较为完善的烟叶生产科技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生产技术的示范,在每个产烟区派出技术人员蹲点,按照每200亩配备一个技术人员的原则,技术员驻守在各包干村组提供无偿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及时到位。

  以上各种措施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耿马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努力目标,把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放在首位,通过实施专业化服务和技术服务,已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重效率、重科技的良好局面,努力使烤烟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地发展。

  低碳烟草开辟产业“绿色”模式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根本出路,也是党中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措施之一。

  烤烟是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我省烟草行业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实施。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关于烟草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烟叶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烘烤及烤烟附属设施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生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低碳烟草是我们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烟草生产获得最大效益的根本发展方式,也是我们烟草行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临沧市烟草公司经理杜绍明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之始,临沧市烟草公司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不断通过一系列的烟叶生产及新能源利用的技术创新,淘汰高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技术,开发应用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减少有害有毒气体的排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绿色烟叶经济。

  使用生物质原料替代燃煤烘烤烟叶无疑是临沧发展低碳烟草的亮点之一。2009年,临沧市烟草公司本着“以烟烤烟,低碳生态”的思路,与昆明三宜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分别在耿马和云县两个优质烟叶产区,建设生物质燃料加工产,探索寻求新型燃料替代传统燃煤用于烟叶烘烤。

  众所周知,烟叶烘烤是一个高耗能环节,煤炭作为烟叶烘烤的传统材料,不但烘烤成本高,而且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大。

  “使用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二氧化碳‘零排放’。”三宜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仲恒昊告诉记者,生物质燃料块使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在粉碎烘干后压制成一定规格的料块供烤烟燃烧使用,在所有生产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添加剂。

  “生物质燃料块在燃烧过程中也产生二氧化碳,但是这些二氧化碳是烟株在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是属于生长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生物质燃料块碳排放量为零。” 仲恒昊进一步向记者解释。

  对于使用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的经济效益,仲恒昊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烤好一窑烟使用燃煤大约需要800千克,成本约为384元,而使用生物质燃料则每窑仅需600—700公斤,成本约为300—350元,单在原料成本上,使用生物质原料每窑烟至少可节约34元。在气体排放方面,每使用一吨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用于烟叶烘烤,即可减排二氧化碳2620公斤,二氧化硫6.58公斤,氮氧化物7.3公斤。

  生物质原料有着其它显著的优势:具有高密度、点火快、热效率高、产品质量性能稳定,而且能够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据介绍,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大部分烤烟秸秆都被废弃或焚烧,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利于田间病虫害的防治,并对空气产生较大的污染,在回收利用之后,烟农每亩的收入可增加20元,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加工,还可为当地新增一些就业岗位。

  据耿马县烟草分公司分管烟叶生产副经理郭赟向记者介绍,今年,在该县勐撒基地单元首次采用生物质燃料烘烤了1000亩烟叶,通过配套先进的烘烤技术和科学的温湿控制,使用生物质燃料烘烤不仅有效保障了烤后烟叶质量,还减少了烘烤环节对煤炭的依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宜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晓翟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验表明,生物质燃料烘烤烟叶是一项值得全面推广的技术,目前,该公司已成功进行了秸秆气化炉实验,对烘烤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明年将生产1万吨生物质燃料,可供临沧市大约6.7万亩烤烟烘烤。

  “依托产业基础,确立节能减排的低碳生产模式,是一条既切合实际又具备潜力的低碳发展之路。”临沧市烟草公司经理杜绍明说。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临沧市烟草公司依靠科学发展的理念,依托产业基础,确立节能减排的低碳生产模式,以使用生物质燃料做为突破口,在烟草农业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走出了一条既切合实际又具备潜力的低碳发展之路,体现了烟草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临沧的烟草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