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及无功优化系统
针对农村供电现状,提出了基于以电网实时监测、全网动态无功优化基础上,以用电管理为核心的10kV配网区域无功优化控制系统,加强对变电站、10kV线路及其配变台区供电质量的管理,以降低运行线损,提高电能质量,为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
2基于全环节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的三级联调无功优化方案
根据农村“低电压”发生原因和分类,基于变电站、中压线路、配电台区和客户端全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以一个或多个35kV变电站。
⑵下属的多条长距离10kV配电线路或重要的10kV配电线路。
⑶重要的配电台区0.4kV低压侧。
将上述三部分连成一体,监控全环节电能质量,实现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降低运行损耗,在区域范围内集中控制和管理,完成全环节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的三级联调无功优化。
2.1 智能网络系统概况
①基于实时通信(光钎,GPRS或CDMA)、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采集分析与控制双向交互等,实现各级电压无功参数最优运行。
②系统将各级硬件补偿装置与软件智能优化系统相结合,构成全环节的全网三级联调优化补偿整体解决方案。
2.2系统补偿原则
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硬件配置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①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
②变电站集中补偿,线路拓扑优化和用户个性化补偿相结合,各级平衡为主。
③分散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④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2.3系统构成及控制策略
三级联调控制系统主要通过RS485接口、局域网、GPRS无线、光纤等多种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模式,采集全网各节点运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等实时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实现对变电站所辖范围内的各种无功补偿设备的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同时,也可通过SCADA或MIS等系统接口共享数据。
控制策略为:
①根据变电站、线路及配电站实际情况,合理选定各级补偿方式及容量,选择恰当的补偿点以满足各级硬件补偿要求。
②各级设备可通过主站监控系统统一给出最优的设定参数,使各级电网电压、无功、损耗等量处于最佳状态。各级的运行参数也可由监控主站分别设定,但仍以调压优先的无功优化策略自动控制为主导,任何一级补偿控制出现偏差,主站监控系统立即会遵循就地平衡的原则发出纠正偏差指令,使三级系统保持最佳状态。
③在无功流向合理前提下,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超限时,降低或提高补偿量,尽可能做到在电压合格的前提下,各级无功最优。极端情况下也可适当调节主变分级开关,该操作必须控制其动作次数。
3三级联调系统硬件配置
三级联调硬件系统由三级联调主控服务器,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控系统,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以及配电台区0.4kV低压侧无功补偿5部分构成。
3.1主控服务器
集三级联调各级参数的双向交互之功能与一体的集中显示、运算和控制。配备符合多种双向交互功能所需的各类网卡。
3.2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集智能电表、智能采集、双向交互之功能与一体的电能质量综合采集监控系统。具有配变监测、多功能电能表、谐波表、统计型电压表、无功补偿、远传通讯装置等设备的功能。

提交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