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如何应对台湾低价石化产品来袭?

如何应对台湾低价石化产品来袭?

2011/2/16 13:51:46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自今年1月开始享有降税优势,在近日由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举办的“ECFA早收产品采购降税效益说明会”上获悉,第一阶段的产品清单中,大陆对台湾放开的石化产品有88项,包括油品、石化原料、基本有机原料、石化产品、石化下游产品等,是清单里金额及占比最高的产业。   

         对于ECFA给大陆石油石化业带来的影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王轶君指出,“随着ECFA的实施,后续阶段中将会有包括石油与化学品在内的更多产品不断列入清单中。近期看,大陆石油石化业可借助台湾的资金和实力,取长补短,实现国内市场布局和下游结构的调整;长远看,大陆也将面临周边国家石油石化产品的进口压力,相关企业需加快提升自身下游竞争力,未雨绸缪,迎接挑战。”

        台湾已成大陆第二大石化产品来源地

        台湾已成为继韩国之后大陆第二大石化产品进口来源地,占大陆进口总量的比重多在20%左右,个别产品甚至接近60%。台湾石化产品2009年出口到大陆的金额为59.44亿美元,占大陆进口石化产品总额的6.93%。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额(超过4亿美元)较大的产品包括煤油、丙烯、对二甲苯、苯乙烯、ABS、PTA、乙二醇、聚酚胺。

        与此相比,大陆对台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较小。从大陆对台湾石化产品出口情况看,2009年,大陆对台湾出口石化产品主要为石脑油、丁二烯、纯苯、对二甲苯和聚酸胺。

        近期看,ECFA第一阶段产品清单中涉及的石化产品对大陆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有限。台湾石化产业里最大宗的五大通用树脂及三大合纤原料中,仅有聚丙烯(PP)及聚苯乙烯(PS)纳入清单。对于这两种产品,台湾地区在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

        从采购商角度看,降税为台湾产品增加的吸引力有限。在“ECFA早收产品采购降税效益说明会”上,一位在北京经商的台湾商人告诉记者,降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台湾产品的吸引力,但企业选择供应商时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他看来,台湾产品通关时需要办理一些相应的手续,远不如采购其他省市的产品便利。

        两岸产业合作影响大于降税

        ECFA的实施必然对大陆石油石化行业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但从全局来看,对于两岸石油石化行业来说,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是必然趋势,差异化、互补性竞争是正确选择。目前,两岸石油化学工业已分别在油气勘探开发、油品贸易与物流、下游产品贸易、石化项目投资、经营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作。

        降税是让ECFA的效果在短期内可以看到,但是ECFA作为两岸经贸交流的长效机制,可以促成两岸的产业合作,这个影响面远比降税要来得大。

        从石化产业来看,调结构、转方式是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王轶君的观点是,两岸石油石化行业应在竞争中建立互信,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以创造两岸互利共赢竞合的局面,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前,大陆和台湾都面临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两岸石油石化企业可在勘探开发领域寻求合作。台湾中油公司正在加强与大陆三大石油公司的上游合作,目前已与中国海油在南海开展勘探及联合研究合作,与中国石化在澳大利亚海上进行油气勘探合作,与中国石油在2010年6月签署了油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技术方面,两岸可以合作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尤其要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质量升级、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研发合作;在投资方面,两岸可以继续推动双向投资,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在管理方面,两岸应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