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纺织】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出口合同简析

【纺织】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出口合同简析

2011/2/28 13:44:12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专稿]根据权威统计数据,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类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共签订加工合同31.12亿美元,同比上涨了73%。其中进料加工合同25.17亿美元,同比上涨了64.9%;来料加工合同金额5.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8.3%。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10年我国针织行业克服了人民币上涨等不利因素,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势头。

    一、加工合同额上涨 回暖势头明显

        自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国家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及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发展,其中效果最明显的就是提高出口产品的退税率。09年2月1日起,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5%,09年4月1日起,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6%。受此政策鼓励,2010年全年,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的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金额,比09年同期皆有较大幅度增长。

    图1 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金额情况

    

        从图1中可见,受金融危机影响,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加工贸易的合同额在全年呈上下波动状态。直到下半年同比趋于正向增长的态势。尤其是10-11月出现迅猛增长,出口合同金额同比增长最高达483.8%,为下一年打下良好基础。10-12月加工合同金额分别达到了4.67亿美元、4.76亿美元、3.98亿美元。11月达到全年单月最高水平。 

        二、出口价格上涨,跑赢人民币升值

    图2:2010年和2009年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贸易出口单价对比情况

    

        2010年1-12月加工贸易合同单价比2009年上涨了5.98%。

        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根据业内人士的估计,2009年人民币升值3%左右,而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出口产品涨价幅度明显高于汇率调整幅度,可以说,消化了汇率调整因素。但是,毕竟,在产品档次整体未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单纯靠出口提价来消化升值压力不会持续太久,也难以为进口方接受。而综合出口价格提升幅度大约在7.18%,随着“临界点”的出现,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或者被迫转行便成为必然的结果。

    三、广东仍为加工出口“老大”

    图3: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贸易出口地区情况 

    

        2010年1-12月,  在全国主要针织加工省份中,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贸易出口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4个,其中,排名第一位的仍是广东省,出口合同金额为16.05亿美元,同比增长83.44%,占全国加工出口合同总额的51.57%。排名2-4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苏省10.03亿美元、浙江省2.7亿美元、福建省1.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皆有大幅增长,分别为61.24%、102.26%、174.51%。上述各省加工贸易合同明显回升,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   

        四、海外市场复苏有限 转内销市场强劲

    图4 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加工贸易出口目的国/地区情况

        2010年我国针织物及钩编织物主要加工订单来源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其中来自香港的加工贸易合同,在第四季度显现飞跃式增长态势,2010年年终合同总额为16.23亿美元和0.90亿美元。 成为针织物机构编织物类全年出口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大陆加工贸易合同总额1.79亿美元,主要是*国货复进口。一方面企业从进出口税收政策可以得到可观的利润,有利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仍不太景气的今天,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针织品消费增长速度很快,城市针织品消费偏重于时尚性和功能性,而农村消费市场对针织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主要偏重于价格和质量。国内内衣、T恤、休闲、家居服等针织服装品种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为针织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拉动力。

        五、多元化发展 全面提高附加值

    图5 2010年1-12月针织物及钩编织物(HS:60)附加值比率

        如图所示,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的加工合同签订额,2010年的附加值比率与09年相比基本持平。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的出口合同金额虽较09年有明显提高,但产品的附加值比率依然偏低。由此暴露了产业产能规模大却设计开发弱、企业数量多却集合联动少、加工优势强却附加值提升慢等的不足,因此,开发高新功能纺织产品是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纺织业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应在产业链各环节上强化对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纺织品的认识,通过利用技术优势,制造专业的纺织材料,如科技纺织品和其他高附加值纺织品,因为这些纺织产品能更好的满足并刺激消费者对特殊和高性能纺织品的需求。

        由于针织品外衣化的不断发展,时尚和设计元素不断的(地)和针织服装相结合,这使得针织工业的发展不仅仅只局限于工业生产领域,在运动休闲、内衣等领域和设计等时尚行业实现更好的结合。这使针织工业对很多周边行业也起到了拉动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应大力强调“时尚与产业的结合”、“时尚与品牌的结合”,通过创领时尚,凸显时尚影响力和产业链创新带来文化附加值和品牌附加值。

     * 出口目的国为中国,这种情况通常称为“国货复进口”,具体是指“在中国生产制造,并已运出关境(包括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货物,因某些原因需要转运回国。”

        备注:

        1、统计数据不含佛山、深圳部分地区加工贸易联网申领信息,及海关电子账册企业信息。数据分析旨在说明加工贸易相关趋势,仅供参考。

2、本报告仅根据当期发布的合同数据撰写,各期数据随合同变更动态调整,请读者在使用时自行考量。

        3、数据指标含义:

    在数据分析中,主要使用了出口合同金额、加工费、附加值比率等几类指标,现将其含义说明如下:

    1)出口合同金额:企业签订的加工贸易合同中,出口金额统计

    2)加工费:企业进行来料加工时,每料件收取的加工费用值统计

    3)附加值比率:(出口成品金额-对应的进口料件金额)/出口成品金额

    4、更多商品查询,欢迎进入贸易通系统。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