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新能源产业要量更要质

新能源产业要量更要质

2011/3/8 12:23:11

       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推动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以风能和光伏发电为例,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总容量达4182.7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光伏电池产量达8千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


  然而,与这一串全球领先的数据并不协调的是,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而入网电量却很少;光伏电池产量第一,但有九成出口到国外。


  为何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叫好不叫座,有产业却无市场?


  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不稳定,电网智能化程度低等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因企业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过多地注重眼前的利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能扩大上,忽视了产品技术和质量。


  因为重“量”轻“质”,也导致了产业发展困境。据统计,由于风机设备技术落后,以及电网对大规模风能接入“不适应”,2009 年,共有10%的风能发电量白白损失;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光伏企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电池板组装产品等中间生产环节,以致“两头”受制于人,发电成本高,国内市场难以打开。同时,也导致了中间产品产能过剩、同行恶性竞争加剧、利润率降低。


  当我们在新能源的“量”上夺得众多“第一”头衔的同时,媒体相继公布了美国的多晶硅印刷技术日渐成熟,以色列突破了75%的高转换革命性技术的消息,我们的光伏太阳能技术需要奋起直追。同时,我国风电场使用设备国产化率虽有所提高,但重要零部件掌握在外方,知识产权仍在国外,技术依然落后。


  严峻的形势表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质”的提升。


  一方面,政府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统筹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当前简单的“帮助”企业,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统筹电网技术同步发展等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建立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减少企业投资风险等方面,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打开国内市场。


  我们相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努力,我国不仅能成为“量”的“第一”,也能够成为技术的领跑者。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