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江汉油田采油院一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

江汉油田采油院一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

2011/4/14 9:49:39
         “鄂西渝东气藏基本无自然产能,通过你们的研究,建南地区含气面积由2001年的71.04km2上升至2010年的114.82km2,天然气探明储量由50.55×108m3上升至159.91×108m3,实现了储量升级,这实在是很了不起啊!更难得的是国内外无此类气藏的开发经验可供借鉴,你们完全是自主创新!” 这是4月8日在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验收会上,专家对采油院完成的项目《鄂西渝东低孔低压碳酸盐岩气藏增产技术研究》给予高度评价。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针对压力系数低于0.5的Ⅲb-Ⅲc气藏开展的酸压工艺技术,集成并创新了防硫低伤害胶凝酸体系、多级酸压、伴氮酸压、分压合采技术等,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鄂西渝东碳酸盐岩气藏主力气层由飞三、长兴组成,为低压、低孔、低渗的裂缝-孔隙气藏,储层物性较国内一般气藏差,单井控制面积小,储量级别低,这些先天不足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其自然产能低,开采难度大。针对这一难题,采油院开展了《鄂西渝东低孔低压碳酸盐岩气藏增产技术研究》,历经两年研究,形成了前置酸压、多级交替注入酸压、闭合酸化等适合其地质特点的储层改造及配套工艺技术。通过全程液氮伴注、连续油管液氮助排等,实现了低压储层的快速排液,并创新性地研发了一趟管柱分压合采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单井产能(建35-2井实施酸压后由无产能提高至无阻流量约9.56×104m3/d),实现了该气藏的经济有效开发,为国内外同类低品位气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增产技术。

         通过本项目研究与实施,该项目现场试验55井次,措施成功率96.3%,措施有效率92%,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天然气年产量由2001年的6000×104m3上升至2010年的14300×104m3;同时也形成了向恩施,重庆万州、石柱、黔江等地区的供气格局,为当地的经济、民生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