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变成“速增气” 超低渗变成“超增油”
“几年前还处在能否有效开发争论中的苏里格气田和本认为根本不可能有效开发的超低渗油藏,为什么摇身一变,成了‘速增气’和‘超增油’,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功不可没!”长庆油田技术负责人如是说。
由于苏里格气田储层呈现低渗、低压、低丰度和严重的非均质性特征,在先导试验产能建设的头5年,28口气井总共才生产3亿立方米天然气。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使苏里格气田开发根本无效益可谈。通过科学、冷静、系统的分析研究,顶着各方面的舆论压力,2005年年底,遵照中国石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苏里格气田开发步伐”的重大决策,长庆油田除了利用市场机制大力组织施工队伍外,还吸纳国内外在气田开采方面的尖端技术,实施技术引进、利用和集成创新,最终形成了适应苏里格气田特点的井位优选、快速钻井、分压合采、井下节流等12项配套开发技术,不但大幅度提高了高产井比例,而且将平均单井1300余万元的综合成本控制在800万元以内。
最为可喜的是,2009年长庆油田在苏10—31—48H井实施水平井开发试验,取得10万立方米的日产水平后,又大力进行水平井施工加分段压裂技术,使苏里格气田单井产量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2倍到4倍,最高单井日无阻流量突破了100万立方米。苏里格气田仅用5年时间就建成了100亿立方米生产能力,创造了低渗透气田高效开发的世界奇迹。
饱尝科技创新甜头的长庆油田,从2008年开始,又将上产的目光转向过去没有开发价值的超低渗油藏。借助苏里格气田的开发经验,在创建以大井组—增压点—联合站为主要布站方式及以二级布站、井站共建、多站合建为主的地面建设模式,降低建设成本的基础上,长庆油田坚持“控制投资、降低成本、优选富集区、提高单井产量”的原则,精细储层研究,优化注采井网,推广成熟技术,创新特色技术,通过采用“大井场和小井距、小水量、小套管、小机型、小站点”的“一大五小”开发模式,逐步走出一条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的高效开发新路子。
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在超低渗油藏开发中的利用,大大加快了油田建设速度。过去勘探、评价到规模开发一个油田最少需要5年到8年时间,现在缩短到了2年到3年,有的甚至实现了当年勘探、当年开发。超前注水及多方式的储层改造技术,彻底打破了多年来“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僵局。个别油井日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几吨,甚至数十吨。目前,长庆油田仅用3年时间就在超低渗油藏建成了500余万吨生产能力,相当于前20年完成的工作量。
长庆油田今年一季度完成的1082.6万吨油气当量中,原油和天然气同比分别增长25.7%和23.27%。其中,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油藏产量在全油田天然气和原油产量的增长份额中均达到80%以上。科学技术让原来认为不可能有效开发的两个地区,变成了支撑长庆油田迈向年产5000万吨宏伟目标的“聚宝盆”。

提交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