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建设将破结原料难题
中国把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作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一工程在一些地区正面临“断粮”危机。
山东省有关部门一份调查显示,由于缺少发酵原料,全省20.9%的户用沼气池没有正常运行。此外,尽管国家实行了补贴的鼓励政策,仍有57.3%的农户担心缺少发酵原料而不愿建设沼气池。
中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一般和改厕、改厨、改圈相结合,主要利用人畜粪便、污水等废弃有机物做原料,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混合气体,然后当作炊事燃料。这项工程被称作“解决农村污染的核心技术”。
然而,这项旨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革能源结构的工程,却由于原料问题陷入困境。
原料危机源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2009年中国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场),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60%以上。随着农业耕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户养殖耕牛、骡马等大牲畜的现象也越来越少,骡马粪便也相应减少。
中国沼气学会技术经济专委会秘书长刘英认为,沼气工程是作为固定资产进行设计和修建的;一旦工程建成,发酵装置容积及其对原料数量的需求就已固定。原料来源的不确定,给沼气工程稳定运行留下了隐患。
刘英说:“沼气‘断粮’危机说明中国过去修建的沼气工程过分依赖单一的原料来源。今后的沼气建设必须适应农村废弃物构成和分布的变化,否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钱浪费掉。”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正在调整政策鼓励的方向。以往中国主要鼓励小型的户用沼气工程,而今后大中型沼气工程将得到更多扶持。大中型沼气工程把原料的收集、购进、贮存、沼气工程的运行管理等工作交给专门的人员来做,避免了一家一户为发酵原料犯愁。
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的沼气工程也将得到更多支持。调查显示,中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其中2.15亿吨未得到任何利用。据了解,中国已在多个地区建设了秸秆沼气示范工程。
“沼气工程不仅仅是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的需要,还将在改变农村发展方式、丰富农村能源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刘英说。

提交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