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我国最大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基地开工

我国最大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基地开工

2011/6/2 18:00:17
新华网济南6月1日电(记者杨进欣)继今年1月份我国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200KW高倍聚光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之后,青岛哈工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5月底又在青岛启动了国内最大的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基地5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生产线建设。

  青岛哈工太阳能研究院院长杨书华介绍,在现有高倍聚光组件和跟踪器产业的基础上,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基地分两部分:一期生产2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电池芯片及光伏组件,总投资8000万美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二期在一期建成后启动,生产3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电池芯片、光伏组件及离网逆变器等相关产品,并上马太阳能电池芯片的材料砷化镓生产线。主要核心设备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杨书华介绍,高倍聚光被称为继晶体硅和薄膜之后的第三代太阳能发电技术,目前我国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青岛哈工太阳能公司建设的200KW高倍聚光太阳能示范电站已并网发电130多天,平均发电成本0.62元/千瓦时,基本达到设计水平。经过研究改造,新上马的高倍聚光光伏组件的聚光倍数将高达1180倍,而示范电站光伏组件的聚光倍数只有576倍,发电效率将提高30%;每瓦的生产成本由22元降到16元,发电成本也将降至0.41元/千瓦时。

  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晶体硅发电相比,除了具有土地使用面积少、发电效率高、工作温度宽、能量偿还时间短等优势外,突出的优势就是发电效率可持续提升,发电成本下降空间大。杨书华指出,随着技术的改进,预计在5年之内,高倍聚光太阳能发电每瓦的生产成本将降到11元左右,发电成本将接近目前火力发电成本。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