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坎坷路
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首个在俄罗斯的大型合资项目。
曾经辉煌
俄罗斯曾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但金融危机后,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遭受重创,出口量急剧下降。其中的原因,除了受俄罗斯汽车合资政策限制,导致中国军团的俄罗斯汽车贸易热告一段落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外部环境发生一点点变化,自身的能力就难以抵御,这说明我们在自主品牌建设上还任重道远”。
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领衔“出海”
与其他车企主打轿车的做法有所不同,商用车成了北汽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锋。中国乘用车特别是轿车起步较晚,在俄罗斯市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大多只能跟日韩的二手车竞争,利润薄,也不利于树立品牌形象;相比之下,中国商用车无论技术、产品都要成熟得多,在海外市场表现出了相当的竞争力。
北汽福田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的商用车产品均已在部分海外市场获得认可。其中,北汽有限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8年来,已销售了上万辆卡车产品,目前已形成“麒麟”和“麒龙”两大品牌。
争夺低端市场遭冲击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11年俄罗斯有望回归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
由于近几年全球能源价格不断攀高,刺激了普京政府经济走强,俄罗斯近四五年一直是全球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市场,也引来了欧美、日本汽车公司的集体争夺。中国汽车品牌前期的销售势头在被遏制,目前奇瑞等品牌已把战略重点转向欧美品牌相对薄弱的南美市场。
中国品牌目前在俄罗斯主要是争夺低端市场,但是随着俄罗斯汽车消费逐渐成熟,中国品牌正在遭遇欧美日本等品牌的二手车冲击。目前在欧洲,二手车的年交易量一般是新车的两倍,未来俄罗斯留给中国新车品牌的机会并不多。商用车尤其是轻型商用车似乎留给中国企业的空间更大。
北汽福田已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公司,而全球范围内,中轻型商用车并不是欧美大公司的市场战略重点,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
进俄门槛抬高
对全球车企而言,俄罗斯是重要的战略市场,但俄罗斯对于外资进入本国汽车行业的门槛逐年抬高,中国许多车企的俄罗斯项目在近年搁浅。这次在俄罗斯建合资工厂,是北汽在俄罗斯市场的一个重大突破。此前北汽福田亦与莫斯科州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备忘录,今年5月北汽福田还与印度方面就建厂达成谅解备忘,北汽以商用车领衔的出海战略已初见成效。
中国汽车企业拓展俄罗斯市场必须因势利导
中国汽车企业要想真正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必须针对其国家政策和市场特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谋求生存之道。
过去中国汽车海外出口主要靠产品输出,现在向技术和资本输出过渡,这是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必由之路。“此次在俄成立合资公司,可以与合作伙伴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因势利导按照俄国家政策提高产品本地化生产率,并降低成本,扩大产品在俄市场的占有量”。
作为中国车企来讲,不能把出口贸易这种商贸行为作为长期占有俄罗斯市场的发展战略,这是短视行为。要想真正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还是应该根据俄政策要求,在这里进行本地化生产制造,走这样一条道路才是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有效战略。”

提交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