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我国248个入海排污口中逾一半超标排污

我国248个入海排污口中逾一半超标排污

2011/7/29 17:21:32

  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的我国上半年海洋环境信息显示,今年监测的248个入海排污口中超标排污口数量为123个,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一半之多。

  根据国家海洋局要求,今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于2011年1月至6月组织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我国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以及海洋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进行了监测。

  2011年上半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17条主要入海河流在平水期的水质进行监测显示,13条入海河流水质在劣Ⅴ类和第IV类,占76%。 其中,甬江等7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的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Cr);长江等6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的水质为第IV类,主 要污染物为CODCr、石油类和个别重金属;闽江等3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的水质为第Ⅲ类,珠江入海断面监测的水质为第Ⅱ类。

  今年上半年,沿海各省(市、区)海洋部门分别于3月和5月开展部分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的监测评价工作。

  3月份对202个入海排污口进行的监测评价结果表明,202个入海排污口中超标排污口数量为106个,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52.5%。不同类型 入海排污口的超标比例从高到底依次为:工业(55.6%)、排污河(54.9%)、市政(54.2%)、其他(30.0%)。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超标污 染物(指标)是粪大肠菌群、总磷、化学需氧量(CODCr),超标率分别为:58.8%、23.6%、23.3%。

  5月份对46个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共有17个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超标比率为37.0%。主要超标污染物(指标)包括悬浮 物、CODCr、粪大肠菌群。此外,在对11个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进行评价表明,有4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的水质 要求,其中3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为劣四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201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实施监测的23个重点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浴场水质均达到“优”和“良”水平。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