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中国制造成长新模式

中国制造成长新模式

2011/11/14 18:03:42

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中国制造将扮演全球合作中什么样的角色?在转型升级思路下,该选择怎样的成长模式?从而推动中国制造从大国强国转变?

20111112,由慈溪市政府、《浙商》杂志社、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浙商全国理事会、慈溪市工商联承办,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慈溪市经信局、慈溪市创二代联谊会协办的2011中国制造成长力论坛,在慈溪杭州湾大酒店举行。

中国制造成长力论坛” 是在中国企业国际并购高峰论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举办地将永久落址在宁波慈溪。本次论坛主题是资源整合与国际并购。为了更好地阐述主题,主办方将围绕中国制造如何打造新的成长模式国际并购路上的资源整合之道两大论题展开,论坛上发布了由《浙商》杂志制作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境外并购十大案例榜单。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知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原省长助理徐鸿道作开幕式演讲;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部主任马宇、浙江大学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顾新建教授、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总裁王米成、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平范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近千人,共同寻求中国制造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廉价,如同德国制造给人印象是质量好,日本制造给人印象是技术领先。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其实就是全球制造的结晶。中国制造在过去三十年的锻造下,品质已被全球广泛认同。主办方认为,我们必须摘掉廉价的帽子,给中国制造一个新的成长空间。

众论成长模式

地铁上,右边的大叔拿出ipad开始看杂志,左边的小妹妹取出ipod开始听音乐,无聊至极的我,默默掏出iphone,发出这条微博。中国,已成为苹果产品销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我们却仍然处在苹果产业链的最底端,赚取零星的加工费。这就是当代中国企业面临的处境:一方面是,产业形态低端,话语权旁落;另一方面是三荒两高状态下企业创新环境恶劣。那么,中国制造如何打造新的成长模式?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节点又在哪里?

中国制造如何打造新的成长模式的议题讨论上,浙大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顾新建教授与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总裁王米成、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兰芳、浙江天鸿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甘明根,就此论题展开激烈讨论,共襄解决之道。

解析完美并购之道

2011,随着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普华永道在9月发布报告称,2011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数量为107,同比增长14%,创半年度新纪录。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总额仅占全球比重的8.2%。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案例极少,问题在于整合的难度。面对机遇,中国民营企业如何乘风破浪,成功实现海外并购,成为热门话题。

今年4,国家发改委批准宁波均胜集团收购德国普瑞公司75%股权项目,这是我国民营企业再次试水海外。德国普瑞是一家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涵盖全球所有的高端车型生产厂商,但随着世界汽车中心日渐向中国转移,普瑞迫切需要转变公司战略,此次与均胜的合作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次海外并购对我国汽车零部件格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全程参与并购的毕马威欧洲会计事务所国际部总监王炜,国际并购路上的资源整合之道的论坛上,同与会各位一起分享宁波均胜并购德国普瑞公司案例的全部过程。

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并购成功的关键要素,这需要企业制定明确的整体战略规划,事先有大量的资源储备,足够的运作资金,充分认识到管理被收购企业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极少,问题就在于整合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弥合文化差异和协同增效上。 在这次分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 2011中国民营企业境外并购十大案例榜单,该榜单从一个侧面记录了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民企的国际化成长轨迹。主办单位还邀请到上榜的企业家: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平范、宁波一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文阳、宁波均胜集团副总裁郭志明商务部外国投资研究部主任马宇一起,共探讨中国民企在海外并购中如何实现自我成长,及如何成功应对动荡的经济形势,一举超越,在并购浪潮中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