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四问康菲“中国式赔偿”

四问康菲“中国式赔偿”

2012/1/30 16:53:54

125日,中国龙年大年初三,七个月前发生的渤海湾溢油事件,赔偿结果终于基本确定:美国公司康菲与其中国合作伙伴——中海油公司,与农业部等达成协议,共同赔偿、补偿相关损失人民币13.5亿元。

较之以往类似生态污染事件几无赔偿而言,此次13.5亿元的天价赔偿,应算是一种进步。这部分应归于污染发生后,农业部与肇事方多方谈判,为渤海区域和受损渔民讨回了中国首笔环境污染赔偿。

这似乎是个多方共赢的局面。然而,且慢欢欣鼓舞。目前看,这数笔赔偿金疑点重重,其最终结局如何,尚难预料。

此次康菲仿照国外做法建立了生态赔偿基金,但赔偿基金的管理却与国际管理完全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国外的赔偿基金大多由独立第三方主导,政府只有监督职能,而康菲的这笔赔偿已为政府部门主导并控制,成为一种中国式赔偿

总计13.5亿元的赔偿和补偿,源于中国式的行政调解。农业部新闻公告称,为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索赔问题,按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渔业索赔行政调解工作。现在,渔业索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此,有四大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为何农业部和河北、辽宁两省政府可以代替养殖户和渔民,签署这一行政调解书?显然,受损养殖户和渔民并没有授权这些政府部门。那么,农业部凭什么代表民间受损者签署调解书?

第二个疑问是,这个13.5亿元的赔偿额是如何算出来的?受损渔民和养殖户的利益是否被充分考虑?渤海溢油事件的渔业损失到底多大,养殖户和渔民的损害各有多少,相关数字未被公布,也缺乏详细核算。现在忽然出来个一揽子赔偿,令人费解,不明就里。

确实,农业部渔业部门有权代表国家,向康菲和中海油追偿渤海渔业资源的整体损失。但是,农业部门会从中拿走多少,用于渤海渔业生态恢复?而受损的养殖户和渔民最后能拿到多少?

第三个疑问是这个13.5亿元如何分?从各地估算并见诸报道的数字看,仅河北乐亭一地,养殖户主张的赔偿就高于10亿元。但现在总共才有十亿多的赔偿。这些钱怎么分?具体赔偿给谁?按什么标准支付?一切都是疑问。

最后一个疑问是谁来分钱。农业部公告称:有关资金到位后,河北、辽宁省政府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落实工作。资金发放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资金落实到相关养殖渔民手中。

这说明,康菲和中海油的此次赔偿,将来会由政府方面分给受损的百姓。但是,由于赔偿不足、标准不明、程序瑕疵,如何确保分配的公平仍然是难题。笔者担心的是,洋公司的污染损害赔偿,最终可能被卷入中国特有的社会治理怪圈。

就渤海溢油事件而言,本来中国政府可借此彰显法治决心,让渔民和养殖户起诉肇事者,相关部门只须尽到监督之职即可,但这一回,相关政府部门忘了自己在事故调查处置中的鸵鸟政策,再次走到前台,实属不智。

吊诡的是,深谙市场、法治之道的美国洋公司康菲,在中国深耕多年之后,已彻底入乡随俗,懂得在中国做事,最重要的是与政府部门合作。至于普通公众,相关政府部门自会帮其搞定。这次中国式赔偿就是一个例证。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