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浙大中控:20万起步打破国外垄断

浙大中控:20万起步打破国外垄断

2012/5/31 10:49:53
20年创造众多“第一”

  “三个词:共赢、创新、和谐。这可以看成是我们在2011年一年表现的评语。”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金建祥说。

  “共赢”指的是发挥优势,实现公司、客户、社会的共赢。2011年中控集团共完成合同额27.15亿元,同比增长27.1%。中标中石化三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标志着中控在高端炼油领域已具备战胜国内外厂商的综合实力。

  “创新”是创新开拓,勇闯蓝海。去年,中控的ECS—700现场总线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亚洲第一个、全球第三个通过该标准认证的控制系统产品,成为海外和高端领域市场开拓的有力保障。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新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同时,2011年中控集团共申报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年新高。主持制定并全新发布6项国家标准。

  和谐则体现在人才环境改善、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竞争力提升上。去年一年,员工待遇提高了,优秀人才呆得很踏实,近百名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则慕名而来。

  金建祥介绍说,2012年,中控迎来了发展的第二十个年头。19年里,我们的产品从中低端走向高端、从民品延伸到军品,市场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业务从单一的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进入到新兴的太阳能热发电、建筑节能、城市信息化、数字医疗、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近20年发展历程,中控创造了众多“第一”:世界上第一台无纸的记录仪;国内第一块现场总线圆卡;第一个推出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国产商品化软件;第一个把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隧道的监控;在首先制定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通讯国家标准后,上升为中国第一个成为国际标准的工业自动化标准,使国内自动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有了坚实基础……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中控人在梦想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金建祥说。

  20万起步打破国外垄断

  中控是国内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企业,也经历了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始终不变的是,我们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道路。”中控集团副总经理施一明说。

  工业自动化是确保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核心装置,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但在中控“诞生前”,我国重大工程领域自动化系统曾经完全被国外垄断,严重威胁国民经济的战略安全。

  1993年组建到1996年的初创阶段,也被称为“自动化行业的冬天”。当时整个中国市场的自控产品基本被国外产品垄断,这些产品价格高、维护难,导致一般企业根本没有能力购买与应用,严重影响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进程。寄望于“产业报国”的中控,以20万元资金在浙江大学的一间简陋办公室里开始创业,短短几年销售额由40万元增长到近1000万元。

  此后,中控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创新体系调整,在1999年成立技术中心,2003年把原技术中心拆分为技术中心和产品中心,加快了中控从1亿元产值到10亿元产值的突破。2007年后中控进入快速发展期,随之更为全面的中央研究院模式被构建。

  “以战略创新为牵引、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制度创新为辅助、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市场创新为动力。这是我们对创新机制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我们认为创新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施一明说。

  “中控的自主创新始终围绕市场需求,伴随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金建祥说,持续的创新体系建设,让中控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与产品的垄断。通过在行业内实现公平的技术共享,推动了工业自动化民族产业技术进步。

  中控成功打破了进口产品在大炼油、大化肥、大型火电和核电装置等重大工程上的垄断,将技术标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与应用优势,逐步具备了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EPA是最好的创新例子,这个首个成为国际标准的中国工业自动化标准,中控与浙江大学作为共同主持单位,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一起,十年磨一剑,研发成果将带动我国3000多亿元的仪器仪表产业的技术进步。

  战略牵引确保创新

  中控的创业者们一直在思考:创新体系的建设,哪些是动态发展的,哪些还需要完善。“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创新目标与愿景,即要有创新战略的牵引。我们的创业道路非常艰辛和困难,但始终有一个信念和理想在支撑,也就是有了明确的创新战略指引,才能使中控的创新保持正确的方向。”金建祥说。

  中控成立之初,对手是世界500强,但深信“外国人能做的东西,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出来,中国人一点都不比外国人笨”。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一批浙大的青年教师开始搞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产品的产业化,借了20万元和浙江大学的办公室开始搞研究。

  施一明说,产学研紧密结合夯实了中控的技术创新能力。中控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逐渐探索了一条与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浙江大学中控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利用浙江大学的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研发平台进行合作,目前累计合作项目达到17个,13项合作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而中控和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培养博士后6名。中控还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一批著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科研、生产协作关系。

  “发挥创新体系的最大作用,让中控人始终保持创新激情,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是中控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根本。”金建祥说。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

物联之星五大榜单揭榜!中国物联网Top100企业名单都有谁-IOTE 物联网展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