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商务部:7月FDI创两年新低

商务部:7月FDI创两年新低

——— 尚未发现外资大规模撤出
2012/8/17 14:04:13

         中国商务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当月实际使用外资(FDI)75.8亿美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8.7%,增速创2010年7月以来新低。

         一般而言,对于中国等注重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FDI的多寡和经济增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因此,在当前外围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FDI数据备受关注。

近期公布的包括7月FDI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印证了资本正在外流,同时加剧了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房地产领域外商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FDI金额为75.8亿美元,较6月的120亿美元减少了44.2亿美元。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昨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释,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沈丹阳称,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强,欧洲债务危机尚没有妥善解决方案,国际金融市场较为动荡,美国政府倡导“制造业振兴”,推出“选择美国”等计划,鼓励投资实体经济。另外,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新的热点等等国际多种因素,导致全球直接投资流向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从国内来看,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使中国吸收外资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有意思的是,商务部昨日也提到外资减少的一个“优点”:房地产领域外商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9.3%,高于全国平均降幅。

“吸收外资下降是暂时的”

         对于最新的FDI数据,市场人士担忧,在华外资已产生“制造业回流”现象,并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的问题。

         对此,沈丹阳称,根据商务部监测,迄今尚未发现已经在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大规模撤出的情况。不过,他也承认,从中长期来看,不排除这种“回流”体现为美国和一些欧盟国家的制造业减少对外投资,包括减少对华投资的情况,对此商务部将密切关注。

         沈丹阳认为,当前吸收外资出现负增长只是暂时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向内需拉动,吸引外资的优势正从传统的成本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加上中国政治稳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日益成熟,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还将长期存在。

         根据沈丹阳透露的消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与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这些跨国公司的负责人都表示,将把扩大对中国投资作为他们的发展计划和目标。

         “种种情况表明,当前吸收外资下降的现象是暂时的,多数跨国公司仍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沈丹阳说。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