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伤终成软实力 智能交通轻松打通城市“任督二脉”
众所周知,城市化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据联合国的一个报告估计,到2050年,大约7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在中国,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79年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只有17.9%,2009年已经达到46.6%,2011年城镇人口达到57.27%。
硬伤终成软实力 智能交通轻松打通城市“任督二脉”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交通。我们深有体会的是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拥堵。往往新购车辆的喜悦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堵车的烦恼所取代,而交通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以及交通对能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也都在不断的增大。
中科院专家牛文元分析认为,我国每天仅仅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15座城市就损失近10亿元财富。若考虑燃油浪费、运输资源浪费、城市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等诸多因素,交通拥堵给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更为巨大。
因此化解城市交通压力是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化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机制。
那么,如何优化对现有交通资源的使用,使人和物能够有效的“流动”是城市能否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不仅需要红绿灯来管控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保证安全,还需要掌握到了上车流的密度、速度等数据,优化路段或区域的车流量,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这是智能交通概念产生之初的核心目标之一。智能交通对于利用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各种应用系统的总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整合的交通服务需求的增加和认识的深入,智能交通的范围也从单纯的道路交通监控扩展到其他交通运输领域。
通过分析车流、客流的时空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城市中出行的总体需求规律,更好地规划城市到路和区域功能,调节城市总体的交通需求;通过协调优化不同的交通模式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管理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整合交通服务收费系统,让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水平;通过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记录违章车辆,使交通执法更加严格有效,从而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先进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公路的通行量;利用多种途径为人们提供不同形式的实时和短期交通预测的信息服务,不仅可以方便市民出行,而且起到主动缓解因盲目出行加剧的拥堵作用,让城市自由“流动”。
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城市”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公众所接受,而交通运输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系统,交通是否顺畅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活的运转,智能交通的推广普及定将轻松打通城市的任督二脉,描绘出更加宏伟城市蓝图。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