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山丽网安:智能机麻烦事缠身 数据加密或能助其理清头绪

山丽网安:智能机麻烦事缠身 数据加密或能助其理清头绪


       智能机尤其是苹果,由于乔布斯的关系,而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很多人都觉得智能机进入人们的生活来得有点突然,但结果却很好。而如今,智能机领域的两大系统——IOS和安卓,也成了人们生活中除开电脑系统最常用的两个系统了。但是如同传统计算机系统一样,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困然智能机系统最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因为就算是发展时间如此长的电脑系统,安全性问题也在不断的较量中,只是有了更多经验而已。所以面对那些新生的智能机系统,安全性将成为巨大的麻烦而久久挥散不去。

       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系统安全性,尤其是数据、信息安全防护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能机的安全麻烦可谓越来越棘手。下面就让数据、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山丽网安带您去了解一下智能机的“麻烦事”,并且理清安全防护的头绪吧。

       成也开源败也开源 安卓安全问题处于两难境地

       近期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近七成安卓手机漏洞源于手机厂商的定制行为,而原生安卓系统相比这些被手机厂商修改过的系统安全性更好。

       报告对9大手机品牌18个具体型号进行研究后发现,使用Google原生安卓操作系统的Nexus手机的漏洞数量是最少的,国内厂商生产的手机,漏洞数量则一般在10个至20个之间,个别国际大品牌的手机型号也不安全,竟检测出了30-40个漏洞。

       另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是,并非系统版本越高就越安全。报告显示,对于非原生安卓系统,4.x版本的手机平均漏洞数量仅比2.x版本的手机少了1个,安全指标并没有本质区别。

       报告曝光了史上最严重的“安卓签名漏洞”,被测试的18款手机均带有这个漏洞。据悉,利用该漏洞,黑客可以在不破坏APP数字签名的情况下,篡改任何正常手机应用,并进而控制中招手机,实现偷账号、窃隐私、打电话或发短信等任意行为,从而使手机瞬间沦为“肉鸡”。该漏洞也被业界公认为安卓平台迄今最严重的安全漏洞,用户需要使用安全软件进行防护。

       如此多的恶意捆绑和不安全应用的产生,都是源于安卓的开放性。安卓由于其开源性,力压保守的苹果成为市场的主要智能机系统,而其良好的兼容性也使其受到了数量众多的手机厂商的欢迎。但这一切的背后却埋藏了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那就是开源对于那些意图窃取他人隐私、价值的数据“黑客”同样受益。

       所以安卓的安全性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市场还是安全。或许在市场满足了安卓提供商的胃口之后,开源性会得到收敛,安全性也会提高,但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iOS的安全问题在其本身 应用多样但安全性似乎过不了关

       而苹果的系统开源性就不如安卓,但由于其高品质和稳定性,和乔布斯的神奇影响,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一些商业精英的领域中。而正是由于它的市场定位在那些极容易出现“价值数据”的范围,使得它的数据安全防护性更受到别人的关注。

       虽然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还算可以,但是每次版本更替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让许多用户在换与不换之间挣扎,而往往一个版本要确保安全性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磨合期,这对于信息高速交流的时代是十分不利的安全隐患。同时苹果多样的应用虽然提高了其智能机的竞争力,但也埋下了应用漏洞,泄密应用等安全隐患。可以说苹果系统的安全问题,有点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感觉。

       切勿左右为难 数据加密防护才是左右逢源之道

       很多人会根据以上两种系统的安全性来决定自己到底适应那款智能机,而随着人们对于安全性的越发重视,这个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安卓和苹果越来越注重安全性的原因。但是与其这样左右为难,不如主动地使用加密软件进行防护,让自己处于左右逢源的境地。因为作用现代工具的一种,其舒适性和便利性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安全性是一个硬标准,但绝对不是考量因素。

       所以小编的观点是,虽然现在智能机把安全性作为卖点,但是与其让安全性左右自己的主观选择,不如主动出击利用加密软件防护自身的敏感数据,而加密是最好的选择。而为了适应现代加密环境的多样性和多格式的加密需求,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是最好的选择。

       多模加密技术结合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和技术,在确保加密质量的同时,让用户在选择加密模式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这种灵活性正是信息安全形势复杂的时代最需要的;而对于多格式的加密需求,技术采用的基于系统内核的加密完全能满足。而作为这项技术的使用者山丽网安,也考虑了智能机系统和用户对于加密防护的迫切需求,马上就要推出立足于安卓和苹果系统的防水墙系列应用。

       智能机的发展很有可能使他成为下一代的数据处理终端,所以其系统的安全性对于数据安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期望系统不断的完善来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主动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加密软件进行数据本源的安全防护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关键字:数据安全 加密软件 数据加密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供应链中的信息安全 浅谈ERP系统的防护要领

针对NSA对云计算安全影响 数据加密是硬道理

“影子IT”信息安全隐患大 云计算发展受阻

看不见的危机 细数云计算的数据安全隐患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这个时代无法逃避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