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加密软件: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存在的问题
“棱镜门”事件展示了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基础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
(一)产业发展基础还需夯实
据图陵专家了解,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对信息安全基础技术发展重视还需加强。产业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基础技术的发展。事实证明,缺乏独立自主的基础信息技术,整体信息安全则无法实现。其二,信息安全企业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产品和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缺少经济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对信息安全支撑不足,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自主创新环境有待优化。一是信息安全基础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起步晚,技术实力与西方国家存在代差,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芯片等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上,一直没能实现突破。二是针对新兴信息技术的信息安全研究不及时。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但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却已远远落后。三是我国自主创新环境有待优化。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自主创新积极性不足,学术造假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三)产业发展受到多方制约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一直饱受国外打压。一方面,西方国家针对我国采取了对高技术产品的禁运政策,限制高等级信息安全产品对华出口,包括B1级以上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另一方面,又通过多种手段对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高科技企业进行遏制。例如,美国国会于去年10月发布了针对华为、中兴的调查结果报告,建议美国企业尽量避免同华为、中兴合作。今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一项新的开支法案,对美国政府机构从与中国政府有关的公司购买信息技术产品进行了限制。
(四)国内市场受制于人
我国在金融、化工等关键领域的信息系统严重依赖国外技术产品,网络空间控制权难以掌控。被称为美国“八大金刚”的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等企业占有我国大量市场份额。以思科为例,在基础网络方面,它占据了我国骨干网络超过70%的份额;在金融行业,占有了70%以上的份额;在铁路系统,其份额约占60%;在石油、制造、轻工和烟草等行业,思科的份额也超过60%。
(五)信息安全支撑能力较弱
当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一是在密码破译、战略预警、态势感知、舆情掌控等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产品上与西方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在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信息安全测评方面还存在技术缺失,对进口技术和产品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功能性测试,不能及时发现产品的安全漏洞和“后门”。三是政府与信息安全企业互动不足。市场化机制下是应当给予企业足够的自主权,但如果涉及到国家安全,则企业应与国家充分互动,比如美国就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相关企业的义务。
对策建议
解决我国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在于实现产业的独立自主,“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需要深度变革。
(一)大力改善信息安全技术自主创新环境
一是大力支持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通过资金和其它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开发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信息安全基础产品,比如安全操作系统和安全芯片等。二是依托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加大核心信息技术的投入,严格管理研究资金,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三是加强信息安全市场的政策引导,合理利用国际规则,约束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为自主信息安全产品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二)加速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生态体系
一是整合国家科研资源,多部委合作,加强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等基础信息安全技术的攻关。二是促进上下游应用产品的开发,完善自主技术产品应用环境,提高相关技术产品的可用性。三是从思想上改变对国外信息技术产品的依赖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国产化替代时间表,从政府部门和国家关键领域开始,分领域推进国产化替代,带动从基础产品到应用产品以及包括服务在内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
(三)全面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市场规范
一是启动核心信息技术产品的信息安全检查和强制性认证工作,依照应用领域的安全等级设定不同的检查要求,比如对关键领域应用的产品进行源代码级检测。二是加强对国外进口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漏洞分析工作,提升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明确国外信息技术企业在国内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时的责任和义务,对从事关键行业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业务的企业采取备案和黑名单制度。三是建立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预警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对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关键领域或部门出台强制性标准或规定,限制新兴技术的使用方式和范围,对掌握关键领域数据的企业进行管控。
(四)发展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信息安全产业
一是重点培育几家具有较强信息安全实力的企业,专门为政府、军队等提供整体架构设计和集成解决方案,形成解决国家级信息安全问题的承包商,类似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雷神公司等企业。二是重点发展一批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完整产品线的专业信息安全企业,具备提供完整的产品、设备,以及某个具体层面解决方案的能力,类似于IBM、微软、思科等企业。三是鼓励发展提供专用、新型技术和产品的独立信息安全企业,专门提供信息安全专用技术和产品,协助前两类企业,向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产品和技术,类似于赛门铁克、RSA等。

提交
国家安全重于泰山,战略高度不断提升
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障
企业内部数据安全的暗战
加密软件:如何保护企业的云数据安全
图纸加密软件: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信息安全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