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化被动为主动 信息时代数据安全需要主动出击

化被动为主动 信息时代数据安全需要主动出击

       防御,这个词在信息安全领域几乎是安全的代名词。因为在过去,处理信息安全的问题就是把各种安全的威胁解决。但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安全危机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被动的防御型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已经不太适用了。人们期待更主动、更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去应对那些安全危机。那究竟该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安全技术对数据安全防护进行主动出击呢?就让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山丽网安来告诉您吧。

       克“敌”必先知“敌”:主动出击需要现状分析

       数字时代的互联网正遭遇信任危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数千种网络攻击。

       据统计,平均每数秒钟就有一起网络攻击事件发生。眼下,随着信息网络攻击产业链日益滋长,传统的病毒攻击、黑客攻击己逐渐被以木马、垃圾邮件、蠕虫及僵尸网络为代表的恶意软件所取代。Web时代的安全攻击转向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伪装攻击模式。

       【木马攻击】木马攻击最常用的方式是利用漏洞向用户传播木马下载器,即网页挂马。这种方式通常采用欺骗、诱使用户访问置有网页挂马的网站,如发布色情内容连接、各种中奖抽奖信息等手段。但随着人们对反网页挂马技术的广泛应用,攻击者发展新的木马攻击技术,包括在近来兴起的快捷方式木马和插件木马。

       【垃圾邮件】垃圾邮件也是信息网络发展中的一大顽症。垃圾邮件发送者通过利用网络安全漏洞与技术攻击来发送垃圾邮件,比如Open Relay,Open Proxy,以及对图像验证码的攻击技术等等。

       【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利用网络和电子邮件进行大范围的复制与传播。

       网络层面的主动防御需要云技术的支持

       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结构复杂化与应用系统多样化发展演变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信息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基本建立,但面对各种网络病毒、黑客、木马软件的不断翻新,我们的网络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部署稳定可靠的的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进行主动防御,刻不容缓。

       基于云计算的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逐渐进入网络工程师的视野,并开始被部门地方、部门行业应用。与传统的网络安全防火墙检测己发生入侵不同,现代主动式安全防御系统可以通过过滤来实现对病毒和木马的入侵防御。

       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作为一种动态式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对于网络信息维护,能够对威胁进行预先估计,同时检测信息流量并做出及时响应,最终通过设置诱骗对保护网络敏感信息加以保护。而这一连串防御动作,都是由该系统主动完成的。

       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关口,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产生,对于保障网络外部安全和提高网络内部效益具体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预测未来威胁,检测未知攻击。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具有网络防入侵安全漏洞扫描包,通过使用过滤检测技术,侦测网络中的新威胁,并对产生相关攻击路径进行追踪,最大限度避免病毒、木马入侵,从而保障网络信息的可靠与安全。

       2、实现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动态加固。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凭借其数据监测系统,对网络文件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一旦系统发现文件被攻击,防御系统就会迅速弹出警告窗口记录篡改路径,同时提出解决方案。

       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通过多维度分析网络防护体系,清晰地描述网络数据存在的安全威胁,并能检测出潜在风险,是优化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未来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产品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数据层面 多模加密是最主动的应对之法

       说完网络层面,对于更核心的数据层面的防护,我们也必须找出更灵活、更具有针对性的防护之法才能有效地配合网络层的安全防护达到立体的防护效果。而现今,能做到这一点的非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莫属。

       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了数据本源得到高质量的加密防护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就是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能更主动地应对更重防护需求和安全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多模加密技术使用的典型代表,山丽防水墙在使用多模加密技术时还利用基于系统内核的透明加密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密防护的便利性和完整性(加密与格式无关)。而如此全面、灵活、主动的安全产品,无疑竟成为信息时代数据层防护“主动出击”的代表。

       由于不了解,我们选择暂时防守,而同样由于不了解,我们需要主动。除了主动去了解之外,主动出击也是必经之路,而在信息安全的领域正经历着这样的变化,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普及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危机,不管从网络层面还是数据层面,主动去了解、主动去应对总是最正确的做法。而在数据层面,采用具有针对性且能灵活应对的加密软件进行数据本源的安全防护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关键字:数据安全 加密软件 数据加密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供应链中的信息安全 浅谈ERP系统的防护要领

针对NSA对云计算安全影响 数据加密是硬道理

“影子IT”信息安全隐患大 云计算发展受阻

看不见的危机 细数云计算的数据安全隐患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这个时代无法逃避的话题